【冬奥冠军大杨扬】连载7

标签:
体育 |
从牡丹江回来的一路上,我一直在考虑是否把杨扬输送出去,如果输送,送到哪里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更好?是改短道还是继续练大道?
几天以后的一个下午,常主任手拿一个大牛皮纸信封乐颠颠地到教练员办公室找我,一进屋就扬起信封:“小董,好消息!省体校来通知了,快看看。”
http://s11/middle/8149698bgb0662ff464ea&690
几天以后的一个下午,常主任手拿一个大牛皮纸信封乐颠颠地到教练员办公室找我,一进屋就扬起信封:“小董,好消息!省体校来通知了,快看看。”
http://s11/middle/8149698bgb0662ff464ea&690
前左起:周鸿光(田径教练)、常义传(主任)、王刚(主任)、戴宗明(群体科长)、胡谦(办公室主任)
中左起:刘贵生老师、张广俊老师、金晓红(乒乓球教练)、吴亚军(竞赛科长)、李树声(速滑教练)、崔师傅
后左起:王志华老师、董延海(速滑教练)、梁航(校长)、侯大夫(篮球教练)、王老师、孟庆余(速滑教练)
我打开信封一看:“杨扬、高北峰……”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我再也没有心思看下去了,脑子里忽悠一下,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他们三人从我心里拉了出去。
那几天,我心情十分烦躁,夜里常常睡不着,脑子里全是他们三个人的影子,从见到他们那天到现在一点点长大,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重新浮现在脑海里:
在胜利小学,第一眼看见张长红,她用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高北峰以看上去就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在新兴小学的课间操上,他站在前面领操,我一眼就看中了他……杨扬刚来时穿着小红衣服,站在我面前腼腆的样子;第一堂训练课就哭了;每天放学回来都很高兴,天天缠着我问这问那;一到测验、比赛,上场就喊个没完,还时常给大家制造笑话;为了她去沈阳观摩全国少年速滑赛,我和体委签订了协议书……
在收到省体校通知书之后,又收到了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鹤岗等地教练员的来信。同样以迫切的心情,希望我把杨扬他们送过去,并许诺给我一笔可观的输送费。为了队员的未来和前程,不果断处理不行了。最后权衡利弊,我毅然选择了没有输送费的省体校。
当时七台河没有体育中专班,解决不了孩子今后的出路问题,输送到省体校后,不但队员今后的出路解决了,最重要的一点,今后参加全省或全国比赛仍代表七台河市,仍是七台河市人。而输送到其他市队,今后就不会代表家乡出征了。七台河养育了他们,长大成人的儿女是要报答的。
我找来了杨扬的父母,他俩一听,相视而笑,激动不已。
“董教练,一切由你做主吧。这么多年来我和启文都了解你。”姜帆看了看丈夫说。
“对,对,对!延海,你做主,你做主。”杨启文捧着女儿的通知书,高兴得不知说啥好了。
“选择把杨扬送入省体校,我也考虑了很久,主要是金美玉教练事业心强,对学生要求严格,又是女教练,便于管理杨扬。而且她的教学水平也很高,多年来我对她很了解,杨扬、跟着她训练,你们尽管放心。”杨扬的父母听了很满意。姜帆说:“董教练,从把杨扬交给你那天起,我们就很放心。现在,你说咋办就咋办。”
我向杨扬父母介绍了省体校的有关情况后,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杨扬他们依依不舍的心情。当然无论怎样舍不得,但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有出息,内心还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几天,我心情十分烦躁,夜里常常睡不着,脑子里全是他们三个人的影子,从见到他们那天到现在一点点长大,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重新浮现在脑海里:
在胜利小学,第一眼看见张长红,她用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高北峰以看上去就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在新兴小学的课间操上,他站在前面领操,我一眼就看中了他……杨扬刚来时穿着小红衣服,站在我面前腼腆的样子;第一堂训练课就哭了;每天放学回来都很高兴,天天缠着我问这问那;一到测验、比赛,上场就喊个没完,还时常给大家制造笑话;为了她去沈阳观摩全国少年速滑赛,我和体委签订了协议书……
在收到省体校通知书之后,又收到了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鹤岗等地教练员的来信。同样以迫切的心情,希望我把杨扬他们送过去,并许诺给我一笔可观的输送费。为了队员的未来和前程,不果断处理不行了。最后权衡利弊,我毅然选择了没有输送费的省体校。
当时七台河没有体育中专班,解决不了孩子今后的出路问题,输送到省体校后,不但队员今后的出路解决了,最重要的一点,今后参加全省或全国比赛仍代表七台河市,仍是七台河市人。而输送到其他市队,今后就不会代表家乡出征了。七台河养育了他们,长大成人的儿女是要报答的。
我找来了杨扬的父母,他俩一听,相视而笑,激动不已。
“董教练,一切由你做主吧。这么多年来我和启文都了解你。”姜帆看了看丈夫说。
“对,对,对!延海,你做主,你做主。”杨启文捧着女儿的通知书,高兴得不知说啥好了。
“选择把杨扬送入省体校,我也考虑了很久,主要是金美玉教练事业心强,对学生要求严格,又是女教练,便于管理杨扬。而且她的教学水平也很高,多年来我对她很了解,杨扬、跟着她训练,你们尽管放心。”杨扬的父母听了很满意。姜帆说:“董教练,从把杨扬交给你那天起,我们就很放心。现在,你说咋办就咋办。”
我向杨扬父母介绍了省体校的有关情况后,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杨扬他们依依不舍的心情。当然无论怎样舍不得,但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有出息,内心还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七台河的春天来得很晚,晚得让你翘首企盼;七台河的春天走得很匆忙,匆忙得让你刚看到枝头的绿意,夏天的气息已悄然而至。
宽阔的体育场上,草儿拱出了地面,泥土踩上去很松软。在这样的春天里,杨扬就要离开故乡,到她既熟悉又陌生的省城里去。
我和杨扬在操场上走着。
“杨扬,过两天就要离开老师和同学们,到新的环境去训练和生活,你要学会一点点适应。和新同学要搞好团结,凡事多让让别人,别任性,虚心点儿。”
“教练,你放心,我会这样做的。”
“杨扬,你要听金教练的话,别和她顶嘴。她对你严厉了,那是为你好。你要是把教练惹生气了,训练不管你,你不就完了吗?”
怎么婆婆妈妈起来了。这可不是我一贯的作风。
http://s2/middle/8149698bgb066b6d33bf1&690
宽阔的体育场上,草儿拱出了地面,泥土踩上去很松软。在这样的春天里,杨扬就要离开故乡,到她既熟悉又陌生的省城里去。
我和杨扬在操场上走着。
“杨扬,过两天就要离开老师和同学们,到新的环境去训练和生活,你要学会一点点适应。和新同学要搞好团结,凡事多让让别人,别任性,虚心点儿。”
“教练,你放心,我会这样做的。”
“杨扬,你要听金教练的话,别和她顶嘴。她对你严厉了,那是为你好。你要是把教练惹生气了,训练不管你,你不就完了吗?”
怎么婆婆妈妈起来了。这可不是我一贯的作风。
http://s2/middle/8149698bgb066b6d33bf1&690
我立刻严肃地对她说:“那怎么可以!你要记住,出去了就不许回来,怎么难也要走下去,人生没有回头路。”
“老师,我舍不得大家。”杨扬说着,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儿。
“到省体校训练是件好事,证明你很有发展前途,队友们都很羡慕你。再说,高北峰也去,有事儿他也会照顾你的。”听到这,笑容又重新回到杨扬的脸上。
转眼间,杨扬和高北峰就要走了。欢送会上,大家都发了言,互相鼓励。队友们还赠送给杨扬和高北峰一些纪念品。杨扬送给我一本小影集,里面镶了一张她的照片,她告诉我,那是在自己家的照像馆里妈妈亲自给照的。
第二天一大早,队员们都起来了,集体去火车站为杨扬和高北峰送行。
清爽的五月,万里无云,红红的太阳刚刚升起,汽笛长鸣,火车就要开动,可杨扬还是不肯上车。几个小女孩实在忍不住了,抱在一起哭成一团。火车缓缓驶出站台,杨扬流着泪,一直不停地和大家挥手。
从这天开始,杨扬离开了七台河市体校,带着教练的嘱托,带着父母的希望,带着伙伴们的友情,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一走,她真的没有回头,一直勇往直前地走,走,走,走得很远很远……
杨扬进入省体校之后,师从金美玉教练,正式改练短道速滑。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许多读者还比较陌生的短道速滑运动吧。
短道速滑在周长111.12米,半径8米的椭圆形跑道上进行训练和比赛,与冰球,花样滑冰使用同样的滑冰馆。
短道速滑场地只设起跑线和终点线。弯道共设5条跑道,间隔距离为1米,以备冰面破损时灵活使用。运动员在摆放有弯道标志块的跑道上滑行。
男,女个人比赛项目分别是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之前是3000米),由4名选手组成(候补一名)。
短道速滑比赛由数名选手同时在一条跑道进行。分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通常取小组前1名或2名,以淘汰形式进入下轮比赛。
比赛时,场面激烈,选手你争我夺,形势变化万千,扣人心弦。由于速度飞快异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情况发生。因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必须戴头盔,手套,护膝等护具。选手不仅要有良好的弯道技术,超越技术,还要具备冷静的头脑,正确的判断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战术运用。由于短道速滑这一运动项目富有危险性,刺激性和观赏性,所以备受世界各国青少年的青睐。
第一届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于1981年在法国举行,从此拉开了世界短道速滑竞赛的序幕。第一届世锦赛上加拿大的贝诺多•巴里特和日本的加藤美香两名选手分别获得男女全能冠军,加拿大获得该届男女接力冠军。
http://s3/middle/8149698bgb066e27502b2&690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许多读者还比较陌生的短道速滑运动吧。
短道速滑在周长111.12米,半径8米的椭圆形跑道上进行训练和比赛,与冰球,花样滑冰使用同样的滑冰馆。
短道速滑场地只设起跑线和终点线。弯道共设5条跑道,间隔距离为1米,以备冰面破损时灵活使用。运动员在摆放有弯道标志块的跑道上滑行。
男,女个人比赛项目分别是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之前是3000米),由4名选手组成(候补一名)。
短道速滑比赛由数名选手同时在一条跑道进行。分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通常取小组前1名或2名,以淘汰形式进入下轮比赛。
比赛时,场面激烈,选手你争我夺,形势变化万千,扣人心弦。由于速度飞快异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情况发生。因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必须戴头盔,手套,护膝等护具。选手不仅要有良好的弯道技术,超越技术,还要具备冷静的头脑,正确的判断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战术运用。由于短道速滑这一运动项目富有危险性,刺激性和观赏性,所以备受世界各国青少年的青睐。
第一届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于1981年在法国举行,从此拉开了世界短道速滑竞赛的序幕。第一届世锦赛上加拿大的贝诺多•巴里特和日本的加藤美香两名选手分别获得男女全能冠军,加拿大获得该届男女接力冠军。
http://s3/middle/8149698bgb066e27502b2&690
从80年代初,我国冰坛上刮起了短道速滑旋风。作为一个新兴的滑冰项目,短道速滑显得新奇而富有朝气。当时我国的大道速滑蒸蒸日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我国第一批短道速滑选手,大多数是从400米场地满怀对短道速滑这一新兴冰上运动项目的热爱和挑战转移而来,开辟了我国短道速滑新纪元。
我国速滑界,先后崛起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等老一辈优秀运动员。其中罗致焕曾获得世界锦标赛1500米冠军,王金玉获得10000米第四名。80年代以曹桂凤,苗敏,郭成江,赵伟昌为代表的我国速滑健儿,虽奋力拼搏,但仍未能改变我国在当时的世界冰坛所处的落后地位。
短道乍兴,杨可心,王丽萍,李金艳,乔静,李岩石,秦兆伟,金蒙鹤等就脱颖而出,领导该项目新潮流,与我国广大短道工作者一起,在实践中摸索,寻求短道速滑的发展之路。
优秀速滑运动员李琰改入短道后,从此改变了我国短道速滑的落后面貌。她风靡了当时的短道世界。1988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观众席上打出了“李琰——神龙腾飞”的标语,在该届冬奥会上李琰获得女子1500米,1000米两枚金牌。只可惜当时短道没被列入冬奥会正式项目。
http://s8/middle/8149698bgb066ec3c2e67&690
李琰(现任国家短道速滑主教练)和少年时代的教练贺培城(左三)、队友董延海(左四)
90年代初,王秀丽,叶乔波一跃而起,重新谱写大道速滑世界冠军历史,阔别十几年的世界冠军奖牌,又一次次被中国人夺得。
1992年,短道速滑正式列入冬奥会竞赛项目。
从此,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和所有的冰上健儿,一同踏上了漫漫冬奥夺冠路。
杨扬生逢其时。
杨扬进入省体校改练短道已经两个多月了,她是否适应金美玉教练得训练方式?金美玉教练是否满意她这个新弟子?带着许多的牵挂与惦念,我来到省体校看望杨扬。
省体校在南岗区大成街1号,和哈体院,省体育用品器材站同一个大院,每天院里人来人往很热闹。
杨扬老远就看见我,挥着手高兴地边跑边喊:“董老师!”到了我身边后,她围着我转了好几圈,上下打量,亲得不得了。
“老师,我想死你了,你怎么才来看我?”
“这不是来看你了吗?”我拍拍她的肩膀,“你好象又长个儿了。”
“是吗?”杨扬乐了,“教练,长红他们好吗?”
“大家都很好,都十分想你。你在这里怎么样?”
“挺好的。对了,高北峰快上中专班了,我年龄小,还得等两年。”
她拽着我的胳膊,说着,笑着,一直把我送到金老师办公室。金老师马上迎出来,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金老师,打扰了。”我客气地说。
“哪儿的话,你不来我还要去请呢。”她边倒茶边说。
“杨扬怎么样?是不是不懂事?让您费心了。”
金老师马上摆着手说:“董老师,你怎么总是这么客气呢?杨扬可是个好孩子,听话,会来事儿,训练很动脑筋,比其他队员都用心。虽然跑跳能力不太突出,但专项技能和技术要比队里其他队员好得多。也许是咱俩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差不多吧,我训练起杨扬来很轻松,她也能领会我的训练意图。我看这孩子行。”
金老师不容我说话,一股脑儿地说着杨扬这儿好,那儿好的,从她脸上流露出的愉悦之色可以看出,她对杨扬的训练是很满意的。
在哈尔滨待了一整天,详细了解了杨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到滑冰馆看了她的冰上训练,看得出来,杨扬已适应了新的生活和新的训练环境。
(未完待续)
1992年,短道速滑正式列入冬奥会竞赛项目。
从此,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和所有的冰上健儿,一同踏上了漫漫冬奥夺冠路。
杨扬生逢其时。
杨扬进入省体校改练短道已经两个多月了,她是否适应金美玉教练得训练方式?金美玉教练是否满意她这个新弟子?带着许多的牵挂与惦念,我来到省体校看望杨扬。
省体校在南岗区大成街1号,和哈体院,省体育用品器材站同一个大院,每天院里人来人往很热闹。
杨扬老远就看见我,挥着手高兴地边跑边喊:“董老师!”到了我身边后,她围着我转了好几圈,上下打量,亲得不得了。
“老师,我想死你了,你怎么才来看我?”
“这不是来看你了吗?”我拍拍她的肩膀,“你好象又长个儿了。”
“是吗?”杨扬乐了,“教练,长红他们好吗?”
“大家都很好,都十分想你。你在这里怎么样?”
“挺好的。对了,高北峰快上中专班了,我年龄小,还得等两年。”
她拽着我的胳膊,说着,笑着,一直把我送到金老师办公室。金老师马上迎出来,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金老师,打扰了。”我客气地说。
“哪儿的话,你不来我还要去请呢。”她边倒茶边说。
“杨扬怎么样?是不是不懂事?让您费心了。”
金老师马上摆着手说:“董老师,你怎么总是这么客气呢?杨扬可是个好孩子,听话,会来事儿,训练很动脑筋,比其他队员都用心。虽然跑跳能力不太突出,但专项技能和技术要比队里其他队员好得多。也许是咱俩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差不多吧,我训练起杨扬来很轻松,她也能领会我的训练意图。我看这孩子行。”
金老师不容我说话,一股脑儿地说着杨扬这儿好,那儿好的,从她脸上流露出的愉悦之色可以看出,她对杨扬的训练是很满意的。
在哈尔滨待了一整天,详细了解了杨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到滑冰馆看了她的冰上训练,看得出来,杨扬已适应了新的生活和新的训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