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奕》教学实录

(2011-11-19 20:29:27)
标签:

杂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弈”这是一篇文言文,内容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习课文,由学生带着同学理解课文并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根据注释疏通理解全文内容。能力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并掌握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2.分析、领会文章深刻思想内涵,感悟文章阐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畅说感悟

1、今天老师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个短剧。

这是我们低年级学过的一篇童话故事,请你在观看后说出这篇童话剧的题目并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2、这几名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同学们观看得津津有味,谁能说说这是哪篇童话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小猫钓鱼》有着同样道理的课文《学弈》板书课题。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然后自己练习阅读,边读边大略了解课文。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采用学生表演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表演中学生大胆创新,独自设计角色,能使自己的的表演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观看的同学边看边体会,当表演结束后瞬时间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要轻视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        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前都学过哪几则文言文?

能不能给大家背诵文中的一两句话

2、上课前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表演短剧都很有兴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同学们认为怎么样?

同学们自由找伙伴分组练习。(全班同学共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优秀的上台表演)

3、同学们分组表演课本剧。

在四组表演结束后,全班同学选出最优秀的一组,被评为“笑脸明星”并戴上勋章。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可以使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显得趣味横生。“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比赛大大增强了竞争意识,而且逐渐成为一种风气,学生能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习语文。

4、下面就请被评为“笑脸明星”的这一组同学带着大家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在表演课本剧担当哪个角色就讲解对应文中的哪句话,然后带着同学朗读这句话,重点地方教师给与指导)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学生甲:弈秋:人名、弈,下棋。通:全。善:善于。

整句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练习朗读这句话,重点突出“弈”字。

2)使弈秋诲二人弈。

学生乙:使:让。诲:教导。弈:下棋。

整句意思是: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这里读时重点读“诲”和“弈”。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学生丙: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

这里边重点学的是“惟”意思是:只。在“人”后断句,在“秋”后断句,重读“惟”。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生丁: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但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拉弓引箭射天鹅,重点理解“援”:为引、拉。

这里要在“思”后断句。

5)虽与之俱学,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生甲(弈秋扮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这句话中有个设问句,所以要语气上扬,回答时语速放慢。

老师小结:真不愧为“笑脸明星”,我看叫“笑脸名师”都不为过,怪不得你们能把每个角色演的这样逼真,是因为充分理解了课文。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学习经验,让同学们借鉴一下。

学生甲:我借助了书上的注解和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来预习的。

学生乙:我首先反复朗读了课文,结合书和课外参考理解课文并明白了文章说明的道理。

师小结:为这几名成功的学者鼓掌,老师相信在座还有很多成功人士,你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

生:问父母;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等等。

师:不错,大家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学习文言文。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打开课件出示方法)

A、反复朗读;B、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C、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

[设计意图]

促进言语和情感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的方式很多,本课的教学设计竽在体现感悟和运用。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感悟重于综合,是一种整体的感知,背诵又是全息感悟言语的学习方式。运用是言语实践的本质内涵,是学生调用已有经验和语言为新的表达服务,用自己新生成的言语去感动自己,影响他人的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能有力的促进学生言语和情感的同构共生。

5、好,我们就利用这个方法自己再自学一遍课文,并在重点词句上作上标记。

6、(老师打开课件)好,让我们欣赏一部现代版的学弈,谁来给这个图片配下音。

学生用白话文讲述学弈的故事。

根据课文的主要情节,课件演示插图,插图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三、        品文涉理,提升感悟

(老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分析感悟本文阐明的道理)

(1)   想一想:文中的两个学生在学棋时各自的表现怎样?

学生甲:一个专心致志地学习;一个人心里想别的事情;

学生乙:一个学生学棋很认真,只听老师讲课;另一个学生一心二用,好象在听课,心里却想着射天鹅的事情。

板书:必须专心致志。

   不可一心二用。

(2)   谁来说说《学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丙:《学弈》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能一心二用。(随机课件出示)

3)我们来分别读一读描写两个学生不同表现的句子。(同桌交换朗读)

4)把你们搜集到的类似于本课的材料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们畅所欲言。例如《安培的故事》、《牛顿的故事》《爱迪生的故事》等等。

[设计意图]

把朴素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3)   学习这则文言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学生把明白的道理结合自身谈体会,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督促和鞭策的作用,这比老师的教导要强百倍。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好。(板书:做事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那就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使我们的感悟再次升华。

四、        板书设计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孟子

必须专心致志

不可一心二用

 

五、作业:1.熟练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编成小故事。  

[整体设计意图]

(一)教师活动设计

1、         从课本剧入手,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学习兴趣。

2、         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            有重点地讨论,在学习中领悟道理、深入实践。教师相机点拔。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通课文的内容。

2、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3、通过学生讲读的形式学习课文,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南票区九龙小学   陈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