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你游南京(94):珍珠泉,江北第一游观之所

(2016-11-27 18:57:10)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http://s11/middle/002mKLwWzy76Ks72lvk4a&690
 
珠玑万斛靓涓涓,书窗开向碧波边。
灵襟泼泼渊泉沏,藻思翩翩荇带妍。
啼猿唳鹤三更夜,附凤攀龙二月天。
好去束书游上苑,暂将岩壑付云烟。

    清代诗人丁选的这首《珍珠泉》诗作,将自古便是金陵“江北第一游观之所”的珍珠泉描绘得逼真贴切、惟妙惟肖,并引得自己对从未游览过的珍珠泉充满向往。在经历连绵徘徊了将近一个月的阴雨天之后,终于在一个难得遇见的深秋晴日,开车与家人一道从扬子江过江隧道前往,了却了自己一段以来寻访万斛明珠珍珠泉的的强烈愿望。
    位于江北浦口区定山西南麓的珍珠泉,其历史可追溯至南朝时期。公元503年,崇尚佛教并为二十八代禅师的梁武帝萧衍,特为高僧法定在珍珠泉东侧的狮子峰下敕建“定山寺”,香火缭绕周边乡野,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珍珠泉随之引人注目。与此同时,从印度到广州传教的僧人达摩也被梁武帝邀至建康询问佛学,但因教乘不合、话不投机,遂于公元 526年折苇渡江至定山寺,并驻锡三年、面壁修行,后去嵩山创建少林寺,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佛祖,珍珠泉至今仍存明代达摩像石碑。明万历年间,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带因得益于珍珠泉,农作物依然丰收,当地民众因此纷纷在泉边捐资兴建龙王阁及其它园林建筑三十余座,逐步形成融山水园林为一体、被誉为“江北第一游观之所”的优美景观。明成化年间,曾授翰林院检讨的进士庄昶,因反对铺张浪费上书朝廷而成为当时轰动京城的“翰林四谏”之一,其被罢官后在狮子峰下建定山草堂并隐居二十多年,殁后葬定山寺后并被追谥文节,成为后人敬仰的历史人物,至今尚存墓冢和诗碑,其弟子、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更是名扬四海。而由于珍珠泉的风景和庄昶的名气,此后许多名流学士纷纷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并使珍珠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历史文化气息。“清溪数曲响潺湲,兴客寻源得野泉。涌地自成星影乱,倾盘不数夜珠圆”、“盥手弄清泉,悠然见人影。人如泉水清,泉比尘襟冷”、“深山古刹树参天,绿满虚檐覆屋前。共坐林荫闲对酒,还烧松火待烹泉”、“十亩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转乱流间。若非清福安能到,为访高贤暂得闲” 等诗句,都是其时珍珠泉的真实写照。
     1984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早已荒废的珍珠泉,并以其为核心规划拓展江苏省重点旅游项目——珍珠泉旅游风景区。经过多年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已经成为集山、林、湖、泉等自然景观为主体,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疗养为一体的“金陵四十景”之一。风景区由南北两排古称“六合山”的山峰合围而成北侧为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三峰东西排开,连绵起伏,怪石嶙峋,挺拔峻峭,高大巍峨,气势不凡,林木繁盛,谷深幽峻,碧水涟涟,泉逐云影,明珠万斛,情趣横逸;登上峰顶,西望老山蜿蜒而至,层峦叠翠,茫茫苍苍;南可俯长江曲折逶迤,大江如练,大桥如虹;北望山下又是一番景象,一马平川,田畴若锦,一派田园风光;日出可看太阳从紫金山顶升起的壮丽景象,日落可悟“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奇妙意境。南侧为石人峰、寒云峰、双鸡峰,成三角形排列,形成三条幽静、深邃的山谷,谷中林木葱葱、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并有“乌龟驮经书”、“四十八墩”及间歇泉等景点,山顶有古烽火台遗址。风景区内,每日空气清新,四季景色不同,春季桃红柳绿,夏季林木葱郁,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红梅傲雪,除有以珍珠泉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和以定山寺为核心的人文景观外,还有游乐场、镜山湖竹筏、野营烧烤区、观光索道、山顶长城、野生动物园、高尔夫球场、定山阁餐厅等娱乐餐饮设施,确为市民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过滤繁杂心绪、放松身心游乐的极好去处。
    作为核心自然景点的珍珠泉,位于珍珠泉风景区的西南侧。从风景区西大门入园,有一分列各色花木的南北道路横穿东西两片明湖。东湖东西条状,曲折蜿蜒,水平如镜,湖光山色,晶莹剔透,宛如宝石,水中倒影着远处的峰峦、周围的林木,岸边排放着整齐的竹筏和修长的撑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玩竹排等于没去珍珠泉”的镜山湖,可惜自己去得不是时候,未敢在微凉的镜山湖中放排荡湖。西湖南北走向,中间有一石块垒成的水坝,湖水从石缝中流出、从石板上漫过,流水潺潺,跌宕成瀑,水声悦耳,观赏怡情,远望如同一条白练荡漾湖面近看形似万斛珍珠倾泻而下,不少情侣和搀孩童扶着从坝上走过,故名“情侣坝”。沿情侣坝上方的珍珠湖岸北行,湖面十余亩,水深三四米,碧水如镜,清澈见底,青山映水,环境静谧。站在珍珠泉源头东边的“鱼乐轩”前,珍珠泉“一泉三景甲天下”的美景映入眼帘。清清的泉水从池底石罅中汨汨而出,蓬勃而上,喷泡如珠,珠珠成串,圆润晶莹,缕缕不绝,情景如仙蚌献宝、仙女轻语,意境妙不可言、难以言表,故名“珍珠泉”;浮出水面的气泡爆裂产生的水珠如小雨点在水面跳跃,伴着水气,似淋漓细雨,如水珠舞蹈,阳光荫罩,清凉袭袭,给人以晴日雨雾之感,又名“晴雨泉”;而临泉击掌或引吭高歌,泉水则愈发喷涌多疾,似喜迎嘉宾光临,再名“喜客泉”。走近山崖前的珍珠泉源头,左右两块崖壁上分别刻有周怀民手书的“珍珠泉”三个红色大字和据说是当年朱元璋手书的“万斛明珠”摩崖石刻;而在澄泓一碧、清澈见底的湖水中,一块形似白龙的长条形白石静卧其间,并在微微泛起的泉水中若掩若现,据传这就是珍珠泉源头的龙头所在,其所冒出的串串汽泡就是传说中的小白龙在水下呼吸,而这不仅是珍珠泉的发源地,更是整个珍珠泉风景区的历史和灵魂所在。“远眺镜湖长流水,不知珠泉藏崖间”,千年流淌、传说无数的珍珠泉不知还掩藏多少秘密?
    而作为核心人文景点的定山寺,则位于珍珠泉风景区的东北侧。从风景区东大门入园,走过西侧为珍珠泉水世界的同心湖,沿一条山沟中的木质栈道北行,草木葱茏,溪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静。绕过栈道尽头东西向的情侣湖、走到对岸,竖额“定山寺”的单门双柱牌坊立于湖边。沿昭田国际高尔夫球场东侧山路北行,走过绿树掩映的绿城玫瑰园,便是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定山寺。作为梁武帝特为高僧法定修建并敕名的深山古刹,“定山之名,实肇自法定”,并因此将当时隶属于六合县的“六合山”更名为“定山”,如今顶山镇之“顶山”,也系“定”字谐音。定山寺坐落在定山狮子峰下一箕形山坳里,背山面江,远望如群山大门。《江浦埤乘》曾经记载:“(定山寺)四周山绕,南辟如门,与雉堞楼橹掩映相望,苍松夹道,岫岭参差,诚天然图画也。寺凡屋三层,门外古银杏三,古桧三,皆数百年物。”如今的定山寺,依然背靠陡峻险要的狮子峰,只是其面对的已不是早已迁徙远离的长江,而是平缓起伏、风景如画的高尔夫球场;古老的定山寺也早已因年久失修而塌毁,取而代之的是在其遗址上正在修建、尚未完工的新定山寺。已现雏形的新定山寺,目前已经建成万户吉祥钟亭、观山阁、大雄宝殿、明代达摩像石碑亭等建筑。万户吉祥钟亭、观山阁等建于箕形山坳东侧的小山上,于佑任题写匾额的钟楼,结构简练、造型古朴;站在钟楼西侧的观山阁内,远望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三峰排列,气势如虹。大雄宝殿建于山坳平地的高台上,坐北朝南,面开七间,双檐歇山顶,四围外廊柱,圆柱、斗拱、檐椽、梁枋等均为红花梨木并以清漆油漆,古色古香、庄重恢弘。达摩像石碑亭建于大雄宝殿东侧山坡上,亭内矗立着明弘治四年雕刻的达摩画像石碑,画中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立于渡江芦苇之上,图像清晰,栩栩如生。而遗存于定山寺后山的庄昶墓冢和诗碑,则因山高林密、无路可走,只能遥拍山景、面山而祭。
    珍珠泉,因梁武帝为高僧法定敕建“定山寺”而引人注目,因明时金陵大旱、独浦口城西“麦秀芄芄 ”而被民众捐资建成“江北第一游观之所”,因传说朱元璋手书“万斛明珠”摩崖石刻而蜚声大江南北,因“翰林四谏”之一庄昶的气节和文采而增添历史文化气息,因山清水秀、景色优美而成为现代人节假日出游的极好去处。此次携家人前往一游虽是首次,但一定会有第二次以致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