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002mKLwWgy6YOHTWaV2b8&690
现时社会,人们都不希望变老,都希望自己越活越年轻,故多以周岁计算年龄。但在小时侯的乡下,生老病死是自然想象,岁时观念并不很强,人们全以虚岁计算年龄。这种年龄计算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年龄差距,确实能让以周岁计算年龄的人感觉自己年青并在心理上占据极大优势,但也引出了长久以来人们始终争执不休但又争论不清的虚岁和周岁的问题。
虚岁,是中国传统计岁的方法,它以一岁为起点、以农历新年为分界点,一个人出生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增加一岁,民间一副著名的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就是对这一计岁方法的生动描述。周岁以0岁为起点、以阳历生日为分界点,一个人出生之时记为0岁,以后每过一个阳历生日增加一岁。由于虚岁和周岁之间没有准确的对应关系,故按这两种不同方法计算虚岁和周岁的年龄差距,并非全是人们简单以为的一岁,有可能是两岁,特别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是三岁,且在一个阳历年中不同时间计算虚岁和周岁的年龄差距也有可能不同。譬如,某人阳历2008年4月1日、阴历二月二十六出生,其在阳历2016年4月1日之后的周岁为8岁、虚岁为9岁,两者相差1岁;但在2016年春节后至阳历3月31日之间的周岁为7岁、虚岁为9岁,两者相差2岁。而某人阳历2010年2月12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九出生,其在阳历2016年2月12日之后的周岁为6岁、虚岁为8岁,两者相差2岁;但在阳历2016年2月8日(春节)至2月11日之间的周岁为5岁、虚岁为8岁,两者竟相差3岁。不同方法计算虚岁和周岁的年龄差距如此之大,难怪现时追求年轻的人们都对虚岁避之不及而对周岁情有独钟,甚至有人误以为以虚岁计算年龄的古代国人和近代乡下人,是一帮头脑简单、没有科学精神的愚昧落后之人,是凡事“差不多”以及“想占便宜”心理作祟,此议其实差矣。
与现代周岁的计岁方法不同,古代中国唯一的计岁方法就是“岁”,没有现时所谓的“虚岁”和“周岁”的概念,只是后来引进周岁计岁方法后,才有了对应的“虚岁”说法。古人之所以采用现代人所谓的“虚岁”计岁方法,也是有其特殊原因并富有科学道理的。中国古代采用以太阳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协调年月关系的阴阳合历,此种历法虽使四季变化在阴历上有了相对固定的时间,不致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但也存在日月无法一一对应以及平年和闰年天数不一致等问题,而这种不一致性也就决定了古人记年方法的原始性,他们只能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中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年作为计岁单位,只能在过一个新年之后增加一个岁数,而这就是古人过年增岁习俗的起源。不仅如此,中国古人也没有现时人们所谓“生日”的概念,与“生日”含义最接近的是“生辰”,但生辰不完全等同于生日。生日以日为最小单位,一个昼夜24小时为一日;生辰以时辰为最小单位,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并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而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生辰才是他们与年同等重视的概念,生日只有在算命批八字时才有“意义”,年龄的增长也并非在生日当天,而是在过年的时候,这也是古人不重视生日而重视年的一个方面。与生辰密切相关的是属相,属相是中国古人创立的一种用十二种动物记录人的出生年份的计岁方法。它的特点是,以年为单位,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种动物,每一年对应一个属相,不计时辰和日月。故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个人不论在一年中的哪一天出生,必定有一个相同的属相,即使年末出生的人也必定与年初出生的人一样,同属一个属相、同样一个岁数。这种计岁方法,也是导致所谓“虚岁”的原因之一。此外,古代中国计数以一、不以零作为起点,没有0这一数字和概念,只是在明朝初年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后才有了0这一数字,而这正是古代中国人以一岁为起点计算年龄的重要原因。
周岁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后,以其国际性、科学性、精确性逐渐被官方采用,并被普通百姓尤其是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所接受,但也使民间原本计岁方法的单一性变得多样化,并因此产生出许多奇怪的计岁算法和说辞。例如:有人用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来计算当前周岁,有人认为虚岁减一岁就是周岁,有人把度过的农历闰月累积起来、满十二个月就多算一岁,有人以为虚岁生下来算一岁是因为算了在母亲肚子里十月怀胎的时间,甚至有人调侃说“虚岁是从父亲肚子里出来的时间算起,周岁是从母亲肚子里出来的时间算起”。各些错误的计岁算法和说辞,让在周岁概念传入后,对虚岁和周岁计岁方法原本就有些模糊不清的普通民众更加浑沌和迷惑。于是,他们干脆采用官方倡导的周岁计岁方法,不再使用传统的虚岁计岁方法,即使是现时老家乡下的人们也多以周岁计算年龄,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在顽强地以虚岁计算年龄。不知这是一种顽固不化的习俗,还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其实,虚岁和周岁之间,虽然没有准确的对应关系,但还是有着相对简单的换算方法的。若将虚岁换算成周岁,其方法是:阴历正月初一至阳历生日(不含),周岁=虚岁-2;阳历生日至阴历除夕,周岁=虚岁-1。若将周岁换算成虚岁,其方法是:阴历正月初一至阳历生日(不含),虚岁=周岁+2;阳历生日至阴历除夕,虚岁=周岁+1。至于阴历腊月出生且其阳历生日晚于计岁当年阳历新年,所产生的虚岁与周岁相差三年的现象,因为此类人数较少且一般时间较短,故可忽略不计。
虚岁,是中华民族以新年正月初一为统一增岁日期的重要民俗。虽然这一民俗因其原始性、局限性和模糊性,而逐渐被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人所忽视甚至舍弃,但毕竟曾是中国人沿袭数千年的一种计岁方法和过年风俗,且其离开现代社会的时间并不遥远。因此,当又一个农历新年到来的时候,考证虚岁的由来、回忆小时候乡下过年增岁的欢乐场景,也还是很有新年乐趣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