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京的“雨污分流”工程,我在7月3日《我对这个市长感觉不爽》的博文中就曾说过,“现在已经进入雨季,这个已经和即将花下186亿元的地下工程的‘良心’将很快受到暴风雨的检验,我们也将会见证:它到底能不能减少和减轻南京的污雨水处理压力、到底值不值186亿元这个价?”7月18日的暴雨,全体南京市民终于见证了这样的场景:全城到处受淹,南京成了海之“南”;新街口水齐膝盖,大洋百货成了“海洋”;广州路、珠江路雨水横流,成了一条真正的“珠江”;下班的市民几个小时迟滞在雨水中,一些新建的小区泽国一片、水没车顶……这就是南京“雨污分流”的效果,这就是这个已经和即将花下186亿元的地下工程的“良心”!
http://s12/middle/81408b66na8a08b36e73b&690
然而,面对这样的场景,拍脑袋决策上马这项工程的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具体实施的副市长陆冰没有出面向全体市民道歉,反倒派出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在各大媒体上进行喋喋不休的辩解,让我们看看周金良无耻的辩词吧:周金良说“雨污分流是环保工程,不是排水工程”。而据我所知,在上马这个工程时,南京市政府曾在各大媒体上宣称,“雨污分流”后,雨水、污水各行其道,遇水即淹的现象将不再重现。现在出了问题,原先声称的既能环保又能排水的工程,怎么转眼间变成了只是环保工程、不是排水工程了?而如果不能排水,南京市干嘛要花下186亿元上马这个“不是排水工程”的工程呢?周金良说“雨污分流是按年平均降雨量标准设计的,不是按瞬时最大降雨量设计的”。而据我所知,国内城市的排水工程均是按“几年一遇”标准设计的,什么叫“一遇”?“一遇”就是最大降雨量!再说,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1047mm,日平均降雨量2.9
mm,花下186亿元上马的“雨污分流”,只能保证这么一点的降水量,未免太过奢侈和太不中用了吧!周金良说“雨污分流是按国家规范设计的,一个小时下半个玄武湖的水,怎么排?”对这样猪八戒倒打一耙的反问,我真的很无语。我只能责怪老天,7月18日为什么下的是一场十年一遇的暴雨、而不是一场“符合国家规范”的小雨?!
够了,不想再浪费时间与这样无耻的政府官员就“雨污分流”问题打口水帐了,因为全体南京市民已经从7月18日暴雨的切身感受中看清了“雨污分流”只是南京市政府拍脑袋决策的又一个政绩工资、面子工程、“聋子的耳朵工程”,看清了这个地下工程的“良心”其实只是“窝心”、“黑心”!周金良的辩解,不过是替他的“老板和主人”文过饰非、荒诞无耻的狡辩,不过是在坐在风雨无忧的办公室里对一帮记者侃大山似的闲聊。他的狡辩,在全体南京市民7月18日暴风雨中的苦痛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对这样只会狡辩不会道歉、只会做官不会为民的政府官员,南京市应该像武汉市对待“渍水事件”失职官员那样,给予严厉追责,而不应因雨过天晴让其蒙混过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