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锦缘心理服务
锦缘心理服务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77
  • 关注人气:1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2015-11-26 10:45:02)
标签:

心理学知识

分类: 心理学百科
http://s8/mw690/002mK95Bzy6Xix1Wxan27&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背景介绍

聚焦:积极心理学

此前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1951年:卡尔·罗杰斯出版了《来访者为中心疗法》,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疗法。

20世纪60年代:艾伦·贝克提出了替代精神分析疗法的认知疗法。

20世纪90年代:马丁·塞利格曼将研究的焦点从习得性无助以及抑郁症转向了积极心理学。

此后

 

1997年契克森米哈赖和威廉·达蒙、霍华德·加德纳共同致力于研究优质工作项目,并在之后出版了《优质工作:当卓越和道德遭遇》,并于2002年发表了《优质工作:领导、心流以及创造意义》。

 http://s15/mw690/002mK95Bzy6Xix5gLPEee&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在认知革命发生时,临床心理学领域又崛起了一个新的运动,该运动不再只从障碍的角度去看待来访者,而是从更为人本主义的视角将来访者视为一个整体。如弗洛姆、马斯洛以及罗杰斯等心理学家开始不再只关注如何减轻抑郁给个体带来的痛苦,而是转而探讨哪些要素能够让个体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基于这样的观点,“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逐渐崛起,该运动更为关注如何帮助个体寻找幸福快乐的途径。

 

新心理学潮流的核心概念便是心流,心流由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心流:心理的最佳体验》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充分的阐释。这一观点来源于他和很多认为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爱好)颇有意义的人的面谈。这其中不仅包含艺术家这样的创新型专业士,还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如外科医生和企业领导,还有那些在运动或游戏方面得到快乐和满足的人。

契克森米哈赖发现,这些人在描述自己完全投入喜爱并擅长的活动时都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感觉,说自己体会到了一种忘我感,身在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心流状态。他说,这种状态始于“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那个清晰的目标上。”之后,我们会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乐在其中。我们知道必须做什么,也能够通过即时的反馈知道我们做得如何。音乐家知道自己演奏出的乐曲就应该是这样,网球运动员知道网球会达到预期的落点。

入迷的状态

那些经历心流状态的人描述自己在当时产生了房屋、平和以及宁静之感,契克森米哈赖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入迷状态(一种“忘我”的状态)。享受心流关键在于出离日常生活的现实,脱离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忧虑。契克森米哈赖觉得心流是个体能享受快乐的关键和充实生活的核心。

如何达到心流状态呢?契克森米哈赖研究了那些能够经常进入这种状态的人们,他发现当一件工作的挑战性与个体的能力相符时,也就是说该任务要在个体的能力范畴之内,需要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还要对个体的能力加以提升时,个体将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只有在个体的能力和任务的难度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状态时,心流状态才会出现。如果任务超出个体的能力,只能引发焦虑;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将会导致个体产生厌烦或无聊的感觉。

契克森米哈赖有关心流的概念得到了其他积极心理学派人士的认可,并且成为乐观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视为各种活动的重要元素,并且认为心流是让一件工作变得富有意义的关键。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http://s5/mw690/002mK95Bzy6Xix8b4Hi94&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出生在南斯拉夫的阜姆港(今克罗地亚的里耶卡),那时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匈牙利的外交官。1948年,他和家人一起流亡到罗马。青少年时,契克森米哈赖参加了由荣格在瑞士如今的一个研讨会,由此激发了他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在奖学金的帮助下,他前往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求学并于1959年毕业,于196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读书时,他与作家伊莎贝·色楞格缔结下姻缘,并在1968年成为美国公民。在1969年至2000年间,契克森米哈赖留在了芝加哥大学,研究其心流理论同时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之后,他被任命为加利福尼亚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心理系的教授及负责人。

 

本文出自英国DK出版社《心理学百科》

 http://s5/mw690/002mK95Bzy6Xixg96aU54&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http://s8/mw690/002mK95Bzy6XixgkPPN97&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http://s11/mw690/002mK95Bzy6XixoeRZ08a&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http://s9/mw690/002mK95Bzy6Xixgxaxa08&690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TITLE="【心理学百科64】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