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百科59】我们每次只能听到一个声音——唐纳德•布罗德本特(1926年——1993年)

分类: 心理学百科 |
http://s10/mw690/002mK95Bzy6X91036qJ19&690
背景介绍:聚焦注意理论
此前
17世纪40年代:笛卡儿指出,人是一种用有思维和灵魂的机器。
20世纪4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中心主席肯尼思·克雷克利用流程图比较了人类和人工智能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此后
1959年:乔治·米勒的研究显示,短期记忆最高可以存储7个信息组块。
1964年:英国心理学家安妮·特雷斯曼认为,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在过渡阶段病没有被消除,而是出现了衰减(就好像喇叭的音量被调小了一样),所以这些信息是被意识所“屏蔽”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的心理学还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英国心理学工作者当时主要推崇的行为主义和心理治疗理论已然过时了。当时英国为数不多的大学心理系采用的基本都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强调实际操作而非理论假设。在这个前途渺茫的科研环境中,唐纳德·布罗德本特(
实用心理学
布罗德本特在剑桥的导师是巴特利特,巴特利特是纯粹的科学家,也是英国第一位实验心理学教授,二人志趣相投。巴特利特认为当研究者为实际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时,时常能够得出最为重要的理论发现。布罗德本特十分赞同这一观点,这也促使他自1944年应用心理中心(APU)建立后一直追随着巴特利特。正是在这个时期,布罗德本特获得了他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放弃了当时心理学最盛行的行为主义方法,转而关注自己在空军就职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飞行员有时会弄混外形类似的控制装置,比如一些飞机的滑轮升降杆和控制阻力板的操作杆外形十分接近,二者都存飞行员座位旁边,时常导致飞行员的误操作,进而引发事故。布罗德本特认为,如果在设计飞机时能够将飞行员的能力和局限陛加以考虑,那么这种偶然事件就可以避免,而不是在飞行时让人措手不及。
布罗德本特希望利用心理学更好地了解影响飞行员胜任力的因素。飞行员需要不断接收新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选择,最终做出决定。布罗德本特发现,当面临的信息过多时飞行员时常会出错。布罗德本特的思想受到了当时计算机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影响。应用心理中心第一任主席肯尼思·克雷克为研究中心留下了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信息加丁过程进行比较的重要手稿和流程图,布罗德本特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同时,像数学家图灵这样的密码破译者也已经开始将信息加工过程纳入研究范畴中,战后,他还将这些观点应用到“思维机”理论中。将人类大脑的加工过程与机器进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类推法,但是真正将这种比较向前推进的人是布罗德本特,他认为人类的大脑就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器。这一论点使认知心理学真正从行为主义中脱离出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的加工过程,而非这种加工过程在行为上的反应。
为了了解人类的注意是如何工作的,布罗德本特需要设计出能够支持其论点的实验。工程学背景意味着只有找到能够支持理论的证据他才能满意。同时,他还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具备实践价值,应用心理中心设立的本意也是如此。对布罗德本特而言,实际运用并不能只限于心理治疗,而应该为整个社会服务。他时刻谨记自己的研究是公费资助的,其研究结果更应该具备社会价值。
一次一个声音
布罗德本特最重要的实验是他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实验。地面控制人员时常要同时处理多重信息,他们需要通过无线电设备和耳机接收来自不同飞机起落的信息,并且要在接收信息后迅速做出决定,布罗德本特注意到他们一次只能有效地处理一个信息。他所感兴趣的是大脑如何在不同信息源中选择最为重要的那个。他认为大脑一定存在某种机制使得它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这样的选择。
布罗德本特设计的实验,就是著名的双耳分听实验,它聚焦于选择性注意的早期,即大脑从众多感官信息中过滤无关信息的过程。在了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之后,他选择让被试从耳机中接收听觉信息的实验方法。他设计的实验让被试同时接收两种不同的听觉信息(左耳一种、右耳一种)之后测试被试对这些信息的记忆效果。
和布罗德本特预期的一样,被试无法同时加工来自两个通道(双耳)的信息。他预测的“我们一次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得到了证实,但之后的问题是,被试如何选择要关注的信息,又如何舍弃剩余的信息呢?
回想自己早期作为工程师时接受的训练,他提出了一种机械模型来解释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进行的加工。他认为,当我们接收多个通道的信息时,如果大脑无法持续加工这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将遇到“瓶颈”,这时必然存在某种“过滤器”帮助大脑只接受一个通道的信息。他解释这一观点的方法非常形象:有一个Y形通道,上方的两个通道同时传输过来两个乒乓球,在通道汇合处,有个盖板阻止其中一个乒乓球的前进,这使得另外一个乒乓球可以顺着通道继续前进。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这个过滤器在信息输入的哪个阶段起作用?对早期双耳分听任务进行变化后,布罗德本特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最终他确信所有感官信息将以某种方式被完整地存储下来,他称之为短时记忆。正是在这个阶段过滤器开始发挥作用。他对“信息是在何时被如何选择”的描述便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布罗德本特过滤器模型”。他为实验心理学领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因为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还因为他的新观点:将大脑视为一种信息加工器。
鸡尾酒会现象
布罗德本特并不是唯一关注人类选择性注意问题的研究者:英国的科学家科林·彻利是20世纪50年代关注这一问题的另一学者。彻利主要研究的是人际交往领域而非心理学,他提出了“鸡尾酒会现象”:在一个人声嘈杂的聚会上,在多种交谈的声音中,我们选择注意哪些声音,又忽略哪些?我们又是如何确保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在谈话“A”上,而不被“B”、“C”所扰?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布罗德本特将注意力放在了其模型中的过滤器的性质上。过滤器如何过滤信息?又如何让不被过滤的信息通过?经过一系到精确的实验,他发现过滤器的选择依据并非信息的内容(如交谈的内容),而是信息的物理特征,如声音的音量或清晰度。这就意味着尽管信息被暂时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但只有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它的意义才可能被大脑加工并被人们理解。这一发现对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十分重要,比如控制员可能会对无关的或者不准确的信息进行加工,而不是根据其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处理。布罗德本特和彻利一起进行了很多双耳分听实验来检验过滤器的加工过程。他们发现人的预期也会影响信息的过滤过程。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同时在左右耳收听不同的数字序列。有的被试会被告知他们之后需要先回答哪只耳朵(信息通道)听到的数字,有的被试则不会收到任何提示。实验结果显示,当人们知道自己要先回答出哪个耳朵听到的信息时,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这只耳朵上,而另外一只耳朵听到的信息往往难以被提取出来。在所有的被试中,被试被要求记住的信息或是被试自主选择先记住的信息往往会比之后的信息得到更为准确的加工,人们认为这是因为那些被忽略的信息在得到提取之前就已经在短时沿亿中消失了。1957年,布罗德本特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一次只能听到一个声音,而我们最先听到的一定是我们记得最牢的。”
模型的修正
1958年,布罗德本特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写成《知觉与沟通》一书,这本书很好的总结了他对注意、理解以及记忆的研究结果。这本书的出版时机非常重要,因为当时的美国开始出现了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质疑,这本书恰好顺应了当时的潮流,并成为新认知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因此,布罗德本特被同行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位心理学大师(即使这一观点可能并未得到大众的认可),他在同年被任命为应用心理中心的负责人,接替了巴特利特的工作。
然而,布罗德本特并没有停留于此,他以负责人的身份继续对注意进行研究,并扩大了研究范畴,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模型。他以过滤器模型为出发点,重新回到了对鸡尾酒会现象的研究上,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彻利提到的有关大脑选择信息的性质的问题上。当谈话涉及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的信息(比如这个人的姓名)时,个体的注意力就会被拉到这个谈话上,而个体之前所关注的信息将被忽略。
在应用心理中心进行的双耳分听实验证实了彻利的发现:个体对信息的选择不仅基于信息的物理性质,还会受到信息的意义、该信息得到的反馈、个体对之前的经历以及个体当时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例如,警报声很容易从众多声音中脱颖而出而被个体捕捉到。这意味着信息在被注意选择之前就已经被加工了。
布罗德本特意识到他的过滤器理论需要进行修正,但是这一点不但没有令他感到气馁,反而让他兴奋不已。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感觉所有的科学理论可能只能盛行一时,尽管当前的证据可能支持某个理论,但是当新的证据出现时,这个理论就会受到质疑。这也正是科学进步的必然。
应用心理中心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布罗德本特对注意的研究展开,这为拓宽研究的实践领域创造了条件。布罗德本特通过不懈的努力以确保自己的研究具备实践价值,他验证了环境中噪声、温度以及压力因素对个体注意力的影响,他还在研究中对其理论观点进行不断验证和完善。在研究过程中,他获得了政府的资助,也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尊重,他的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很多企业受益。这也引发了该领域的更多相关的研究,如不同个体之间的注意力差异等,而他的注意实验中的问题促使他的理论被不断修正而趋于完善。1971年,他出版了第二音医蓍怍《决策与压力》,这本书从细节上充实了过滤器理论,并和前一本书一样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认知取向
布罗德本特的书并没有被大众完全接受,却在科字家中久负盛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他越来越热衷于人脑和电子机械的比较。他提出的人脑对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信息的获取、存储、提取及使用)的模型和当时人工智能的研究相一致。布罗德本特为人机交互领域做出了贡献,这对认知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的研究还确立了应用心理学的地位,同时也拓展了应用心理学在实践中的作用。作为认知心理学的关键人物,他对注意的研究为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奠定了基础,而这个领域至今都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理论和方向。
唐纳德·布罗德本特
唐纳德·布罗德本特出生在英格兰的伯明翰,但他自认为是威尔士人,因为父母离婚后,他的青年时代是在威尔士度过的。17岁那年,他赢得了久负盛誉的温彻斯特公学的奖学金,随后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一名飞行员并开始研究航空工程学。
1947年从皇家空军退伍后,他来到剑桥追随巴特利特学习心理学,不久后加入了新成立的应用心理中心,并于1958年当选主席。他有过两次婚姻,是个腼腆而心胸宽广的人,他深信他的研究是无可比拟的,并应该得到切实的应用。1974年,他获封英国二等勋位爵士,受聘于牛津的沃尔森学院,他—直留在那里直至1991年退休。两年后,他死于心脏病发作,享年66岁。
主要作品:
1958年
1971年
1993年
本文出自英国DK出版社《心理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