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百科30】集体无意识是由原型构成的——卡尔·荣格(1875—1961年)

(2015-04-03 11:43:48)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理学百科

背景介绍

聚焦:精神分析

此前
1899年: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探讨了无意识的本质和梦的象征性

1903年:皮埃尔·让内提出创伤性事件会产生充满情绪的信念,并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多年的影响。

此后

1949年:荣格学派的坎贝尔出版《千面英雄》,详述了历史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中的原型。

1969年: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人的本能表现为社会交换中模式化的行为和思想。

http://mmbiz.qpic.cn/mmbiz/xPVhyDPmq1qOKoZ0W3IgQeAicUGlYuPJK9h6ogh30uibVzicl81bGzQVa3IQLrZLQrtujlUDs0wGENbfbsKniakaZA/0

弗洛伊德提出,我们并非收到外在的力量所指引,如上帝或命运,我们真正所受的是我们内在的心灵的驱动和操控,特别是无意识。他说,我们的经验受到无意识中的原始驱动力所影响。他的门徒,瑞士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将这种观点向前推进,钻研了组成无意识的元素及其作用。

令荣格格外感兴趣的是,世界上不同的社会虽然各自拥有迥异的文化,却也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神话和符号中,有着不可思议的共性,并且几千年一直如此。他想,一定是有什么超越人类个人经验的东西存在;他断定,符号象征一定存在于人类心灵的某个部分。

在荣格看来,这些具有共性的深层存在证明了人类心灵的某个部分容纳了永恒的思想,就像是一种“集体的记忆”。荣格提出,有一种特殊且独立的无意识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与我们的任何个人经验都无关,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在荣格看来,共同的神话和符号是这种无意识的一部分。他认为,符号存储在可遗传的记忆里,世代延续,在跨越不同的文化和时代时稍有修改。这些遗传而来的记忆以符号为媒介浮现在心灵中,就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

古老的记忆

荣格相信原型是遗传而来的记忆,它们构成了人类经验的全部。他认为原型来自我们最初的祖先和记忆。它们是心灵的模板,借助它们,我们无意识地组织和理解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的个人生活可能千差万别,但是无意识中这种预先存在的亚结构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经验。

原型可以被认为是遗传而来的情绪和行为。它们使我们认识到特定的行为组合或情绪表达拥有什么意义。我们似乎是凭本能做到这一点的,但是荣格说,所谓本能实际上是对原型的无意识的使用。

荣格提出心灵由三个部分组成: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他说,自我代表了有意识的心灵或自我,而个人无意识是指个人自己的记忆,包括那些被压抑了的。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也是原型的居所。

原型

原型有许多种,并且不同文化中的原型可以相互混合和改造,我们每个人心中有着每一种原型。因此我们利用这些符号来理解和认识世界及我们的经验,所以它们存在于人类的表达形式中,如艺术、文学作品和戏剧。

原型的本质是我们会对它产生即刻的认识,并且赋予它特定的情绪化的意义。原型可以和许多中行为和情绪模式联系在一起,而且有些原型是广为人知的,例如,智慧老人、女神、圣母玛利亚、伟大母亲,还有英雄。

人格面具是荣格描述的最重要的原型之一。他发现在他自己的早年生活中,他倾向于只向外界展示的某一部分人格。这种特点在其他人身上也有,而且人们把自己的人格分成多个部分,根据环境和情景选择性地只展现某一部分的自我。我们展示给外界的自我是一种原型,荣格称之为“人格面具”。荣格认为自我既有男性化的部分,也有女性化的部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对于将一个人塑造成完全的男人或女人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变成完全的男人或女人时,我们就把潜藏的另一半抛之脑后,虽然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原型通达这部分自我。“阿尼姆斯”是指女性人格中存在的男性化成分,“阿尼玛”是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成分。这就是所谓的“另一半”,与之相对的就是让我们成长为女孩或男孩的那一半。这些原型帮助我们理解异性的本质,并且因为它们包含了对男人或女人的所有印象,所以它们必然反映出对男性和女性的传统观点。

阿尼姆斯象征着我们文化中的“真男人”,他可以是肌肉男、指挥官、冷静的逻辑学家,也可以是调情高手。阿尼玛既可以是圣洁的女神、纯真的处子,也可以风情万种。她亲近自然、真情流露、不矫揉造作。她出现在画作或故事里,例如夏娃或特洛伊中的海伦,或者像玛丽莲·梦露那样的女人,她们吸引着男人的目光,她们提取男人的魂魄。因为这些原型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之中,所以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反应,并且维持着自我的感性状态(阿尼玛)或理性状态(阿尼姆斯)。

荣格将我们不愿意让外界看到的原型称为阴影,它是人格面具的对立面,代表的是我们的秘密或者被压抑的想法以及我们性格中令人羞耻的那一面,正如《圣经》中的恶魔,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变身怪医哲基尔。阴影是我们投射给自己的坏的一面,但它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它也可能代表了我们选择压抑的方面,只因在特定的情境下一时无法令人接受。

所有的原型中最重要的是“真实自我”。这个原型试图协调所有部分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自我。根据荣格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真正目标是达到高级愉悦的心理状态,即“自我实现”,实现的途径依赖于真实自我的原型。当充分自我现实时,原型就是智慧和真理的来源,并且能够连通自我和精神。荣格强调自我实现不是自动发生的,必须有意识地去追寻。

梦中的原型

原型在梦的解析中异常重要。荣格相信梦是意识层面的自我与永恒(本我和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对话,并且原型会在梦中以无符号的形式出现,便于对话的进行。

原型在梦的情境中有特殊的意义。例如,智慧老人的原型在梦中可能会以精神导师、家长、老师或医生的形象出现,这些人可以提供指引和智慧。圣母玛利亚的原型可能在梦中以梦者自己的母亲或祖母的形象出现,即教育者,她能提供安全感、舒适感和可靠感。圣婴的原型代表你的真实自我,即最纯洁的一面,象征着天真无邪,在梦中可能会以婴儿或孩童的面目出现,代表率真和潜能。为避免本我过于膨胀,恶搞者的形象就会出面,这种玩笑式的原型暴露出做梦者的弱点,而恶作剧可以防止个体将自身和自己的愿望看得过重。恶搞者也可能幻化成挪威的半神洛基、希腊的潘恩大帝、非洲蜘蛛神安纳西,或者简单的魔术师或小丑。

利用原型

原型在被意识到之前就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因此,能够深深地影响我们对经验的知觉。无论我们意识地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选择去知觉的,即体验的,都受控于这些无意识的想法。就这样,集体无意识及其内容影响了有意识的心态。根据荣格的观点,很多我们以为经过了深思熟虑、认真推理、有意识的思维其实却是受到无意识活动的指引,特别是原型。

除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观点,荣格还是第一个利用词语联想的人,并且提出了人格类型的外倾性和内倾性的概念。它们后来广泛应用于人格测验中,如迈尔斯职业性格测试(MBTI)。荣格的工作对心理学、人类学、神学都有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原型也可以轻易地在电影、文学作品和描写普遍性人物的其他文化形式中找到。

卡尔·荣格

http://mmbiz.qpic.cn/mmbiz/xPVhyDPmq1qOKoZ0W3IgQeAicUGlYuPJKLduA4LA6gAvk37UmSJ9zib6aaz7n9TUA9jZCalsfIV0ic4mfsMZIrV9g/0
卡尔·荣格出生在瑞士的一个小乡村,他的家庭教育很好,家人却都很古怪。他和他的妈妈特别亲近,然而妈妈却患有抑郁症。荣格极具语言天赋,他精通多种欧洲语言,还懂一些古代的语言,如梵文。1903年,他与艾玛·罗思巴结婚,他们共生育了五个孩子。

荣格接受的是精神病学的训练,但是在1907年遇见弗洛伊德之后,他成为精神分析师和弗洛伊德的继承人。然而,这两个人在理论上的分歧愈演愈烈,最后分道扬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荣格游历了非洲、美国和印度,研究了当地的人们,还进行了一些人类学和考古学方向的探索。1995年,他成为苏黎世大学的教授,但是为了专心做研究而辞去了教学工作。

主要作品:

1912 《符号的转换》

1934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1945 《论梦的本质》

本文出自英国DK出版社《心理学百科》


了解更多催眠,欢迎加入催眠公共微信平台,帐号:hypontism

回复“实战”——《催眠实战训练营》4月7日-10月13日,导师赵一锦

回复“催眠”——《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课程》5月23-26日,导师蔡仲淮

回复“高阶”——《高阶催眠师——预备师资班》12月17-20日,导师蔡仲淮


http://mmbiz.qpic.cn/mmbiz/xPVhyDPmq1p2LSfA0nPjUokuN6XLDcia1ibUh6IbyW2mHpXOHrRrV2otrjdeqAFichPStwKlQhInU6Oe0dEr1hfVg/0

http://mmbiz.qpic.cn/mmbiz/xPVhyDPmq1p2LSfA0nPjUokuN6XLDcia1cs1wtvsmhOepo5tcD9KHHHRQhFFaJCmPicDPXqs1zWwpYhBUDmT8y6g/0

http://mmbiz.qpic.cn/mmbiz/xPVhyDPmq1p2LSfA0nPjUokuN6XLDcia1ejpor2VWmOZicvkdCD2pRKibQmYD6KibMguRdO0zafhfQ1pyH6IyRDsFg/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