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百科24】印刻是无法被遗忘的——康拉德·洛伦兹(1903—1989年)

标签:
情感 |
分类: 心理学百科 |
背景介绍
聚焦:动物行为学
此前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
1898年:洛伦兹的导师,德国生物学家奥斯卡尔·海印洛特开始研究鸭子和鹅的行为,并发现了印刻现象。
此后
1959年: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赫斯在实验中发现,对于印刻来说,最先被学习的东西记忆效果最好;而对于联想学习来说,最近被学习的东西记忆效果最好。
1969年:约翰·鲍尔比认为新生儿对母亲的依恋具有遗传倾向。
奥地利动物学家兼医生康拉德·洛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自然环境下对动物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他的研究从观察奥地利阿尔登堡的家庭避暑小屋里的鹅和鸭子开始。他注意到幼小的禽类被孵化出来后很快就会和它们的母亲建立情感联结,但是如果母亲不在了也会对养育着产生相同的依恋。虽然这种被洛伦兹称为“印刻”的现象此前已经有人觉察到了。但他是第一个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他最著名的事迹,是让一群小鹅和小鸭把他当成养育者。
洛伦兹发现,印刻与学习的区别在于它只发生在动物成长的某个特定阶段,即“关键期”。
和学习不一样,印刻的形成是快速的,不依赖于行为,而且是不可逆的;印刻是无法被遗忘的。
洛伦兹继续观察其他具有阶段性的先天行为,例如求偶行为,并将这些描述为“固定行为模式”。在特定的关键期由特定的刺激触发之前,这种行为一直都处于休眠状态。他强调,固定行为模式不需要学习,是遗传得来的,也是通过自然选择过程进化而成的。
http://mmbiz.qpic.cn/mmbiz/xPVhyDPmq1phGvhfEzZPORUonbf5l7GRg4fHibLNJbJHic4NvLYv339wiafargKZSaMeMuxZnfib3Zy5zGRBMaZ3sg/0
洛伦兹发现鹅和其他禽类会跟随和依恋他们从蛋壳中孵化出来后遇到的第一个移动的对象,例如他的雨靴。
本文出自英国DK出版社《心理学百科》
了解更多催眠,欢迎加入催眠公共微信平台,帐号:hypontism
回复“实战”——《催眠实战训练营》4月7日-10月13日,导师赵一锦
回复“催眠”——《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课程》5月23-26日,导师蔡仲淮
回复“高阶”——《高阶催眠师——预备师资班》12月17-20日,导师蔡仲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