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棕结束从豆棕开始

分类: 豆棕{YP}套利及相关浅析 |
从豆棕结束从豆棕开始
翻开自己的博客看看,确实很久没更新了,粗略一估算,都差不多半年了。好些朋友也私下问我,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更新了,其实并不是自己不想写,不想更新博客,而这些日子来自己发现自己进步太慢,没有太多可沉淀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给大家分享,所以就暂时停止更新,自己学习寻求突破去了。
看了看自己上次的更新还停留在【豆棕1409】上面,那么接下来我就大概说说自己对这些日子来豆棕的行情变化的一些理解吧,也算是做到有始有终。
首先我们看看发生在同一时段的豆棕价差图
前方圈定的2012年从1000-2000的豆棕价差图,后方圈定的是今年豆棕价差走势
想想豆棕的行情,半年前开始写他开始布局交易它的时候,价差在630附近,半年过去了,他不紧不慢的停留在660附近的位置,估计好些投资者除开失望就是沮丧,半年30个点。算上交易成本、资金成本,这半年要是真只投资豆棕的基本就算白干了。
理论上:目前这个时间点,豆棕的价格不应该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应该低得如此离谱,就像理论上2012年的豆棕不应该停留在那么高的位置,高得那么离谱一样。但其实细想一下,两者基本上是在类似的逻辑上面,走出了一个看似高得离谱,一个看似低的离谱,但又在短期反映了基本面事实的合理价差。简单从价差上看,目前的【豆棕660价差】跟【2012年2000以上价差】的豆棕一样的不合理,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但是他们却发生在所谓季节性很强的豆棕的同一个季节。写到这里,我个人都不得不问句,豆棕到底怎么了?
做豆棕的季节性交易,我们基本有一个粗略的假设是,豆油方面的前端产业豆供需没有大的变化的前提下,棕榈油的季节性增减产导致的棕榈油价格的走强走弱导致的豆棕的价差变化。
但是同时存在一个经常让人忽略又不能忽略的东西就是大豆的供需情况变化情况下,会引发的豆棕价差的变化。
下面我们对比下:
2012年
豆油端当时的美豆豆大幅减产预期,百年难遇的干旱,粮食危机的言论等等一切包裹在大豆方的豆油身上,而当时的棕榈油的增产也被放大在了显微镜下观察,本身棕榈油的持续增产是多年不变的一个事实,这是在那个矛盾特殊的季节性,进一步被放到了。两个矛盾的基本面一冲撞,一强一弱,创历史的2000以上的价差也就不奇怪了。
2014【今年】
棕榈油从年初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的厄尔尼诺可能导致的减产预期一直存在,过程中还包含了洪涝、干旱、降库存、减产等诸多短期炒作因素的存在
豆油从年初一直到7月都是大规模的大豆到港不说,在叠加上了近期的美豆丰产,无天气灾害、种植面积的增加等等。这一矛盾的叠加,所以价差到现在这个位置。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奇怪。
那么,后期的豆棕价差会如何走?这个东西是否还有可操作性?估计又会成为很多人的疑问,包括我自己,当然都会有这个疑问。
首先是美豆今年的供给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刺激,比如后期美豆方面的报告及实际收割情况告诉我们其实增产有限,就跟2012年讲完故事后告诉我们减产有限一样。或者是棕榈油供给端有其他情况的发生,比如厄尔尼诺还真发生了,真是大规模影响了棕榈油的产量。没有这些东西影响情况下,那么后期的豆棕,我认为会是一个不短周期的低位震荡格局。
其次是这种低位价差是否能维持,能维持多久,靠什么来打破平衡从新回到正常。个人认为这种价差肯定是不可能长期维持【注:这里的长期是按年几年来说】,而真正能打破平衡的依然是美豆【南美豆】的种植供需情况,因为豆油前端的大豆种植产量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状态,【增-减-增-减】都很正常,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而棕榈油一次种植之后的持续收割,加上持续的扩种及技术的改进,在没有到大的种植周期【树龄集体老化,但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或者是特殊天气影响的情况下,产量基本是恒定稳步提高的。
那么对于豆棕最后我们该干啥呢?
个人认为是耐心的等待,等待新的驱动因素的出现带给我们新的投资机会。机会总是留给耐心而做好了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