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基础知识

(2013-09-22 20:00:55)
标签:

试着与知识亲密接触

分类: LLDPE跨期套利及相关浅析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基础知识

 

1、塑料的应用

 

注塑与滚塑是LLDPE最大的两个模塑应用

 

优越的韧性、耐低温和较强的冲击强度使得LLDPE适用于生产废物箱、玩具和冷藏器具。另外,LLDPE的高抗环境应力开裂性使其适用于注塑与油类视频接触的模塑盖子、滚塑废物容器、燃料箱喝化学品槽罐。

LLDPE的高破裂强度和抗环境应力开裂使其在管材和电线电缆涂敷层应用领域也占用一席之地,但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

目前,LLDPE65%-70%用于制作薄膜。在薄膜消费领域中,包装膜所占比重最大,约占70%,农膜约占30%

从消费趋势来看,由于包装膜的需求相对增长较快,农膜的消费比例将会降至20%左右。随着LLDPE的性能不断改善,其应用领域也将继续扩大,未来市场对LLDPE的需求增速将大大高于LDPEHDPE

 

2LLDPE生产过程

 

LLDPE的生产线路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源自原油:

原油-石脑油-乙烯-聚乙烯-LLDPE

 

另外一条源自天然气:

天然气-乙烯-聚乙烯-LLDPE

目前LLDPE主要采用石油生产路线,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采用天然气路线,但所占比例较小。

 

聚乙烯生产装置都是一体化装置,即工厂直接采购石油脑,通过一体化装置生产出乙烯和聚乙烯。而LLDPE则主要利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或全密度聚乙烯进行生产,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艺为UCC的气相法和加拿大杜邦的溶液法。

 

在实际生产经营中,一套生产装置不可能始终生产一个牌号,通常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切换。切换牌号时,反应器越大,停留时间越长,更换催化剂越多,不同牌号的过渡料就越多,为切换而损失的操作时间也就越长,成本上升幅度就越大。这种情况下,气相法料粒的成本升高幅度相对较大

 

从生产流程可以看出,原油、石油脑以及乙烯是LLDPE的上游原料,他们的价格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聚乙烯(PE),包括LLDPE的价格变化,这种影响作用主要由成本驱动。由于从原油到LLDPE存在多个生产环节,原油对LLDPE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另外,一体化装置使用也决定了对聚乙烯成本影响最大的是石脑油,而非乙烯单体。

 

3LLDPE的流通方式与价格变化

 

我国LLDPE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且建立了各自的分销体系。由于供给集中,国内石化切在市场价格方面有较强的影响力。

 

以中石化为例,中石化通过成立统一的销售公司,增设“异地库”以及与一级经销商签订销售协议来配合其全国统一定价,巩固了其市场地位,实现了对LLDPE出厂价格的较强控制力,并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合同户”销售制度使得只有签订购销合同的贸易商或用户才能成为中石化的一级经销商。无论LLDPE价格如何,作为中石化经销商,必须每月保持稳定的购货量并严格履约,否则将被解除一级经销商资格。因此,一级经销商成为了中石化定价策略的被动接受者,LLDPE销售也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

 

国内石化企业利用其LLDPE生产格局及产销策略,最终促使LLDPE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形成了快速跟涨,滞后跟跌且幅度收窄的关系,并将原有价格的波动风险转移至合同户以及下游消费厂商。

 

虽然中石化和中石油可以通过销售政策和调节库存来应对市场,但仍不具备完全影响价格的能力。除了需求之外,LLDPE的价格还会面临进口料的冲击,以及贸易商库存水平的影响。如果贸易商的库存偏低,两大集团影响价格的能力就会上升,反之,若贸易商的库存较高,则两大集团影响价格的能力将会下降。

 

垄断终究敌不过供求关系

 

4LLDPE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

 

世界LLDPE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西欧和中东地区。其中,中东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国家看,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中国和巴西位居世界产能的前五名,吴国产能只喝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

 

随着中东新增产能的释放,其低廉的成本将对东北亚、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统计资料显示: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LDPE出口国,而中国则为全球最大的LLDPE进口国。

 

从我国的产能分布情况看,呈现出南轻北重局面。广东等华南地区产能占总产能的25.8%,东北地区占总产能的12.8%,华东地区占27.9%,华北地区占21.7%,西北地区占11.8%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国内差能不足,近年来,我国LLDPE的进口增长较快,目前我过LLDPE对外依存度为40%。随着国内产能的大幅提升,未来我国LLDPE的进口增幅总体上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由于国内消费增长迅速,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进口绝对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我国LLDPE出口很小,2003年以来年均出口量不足6000吨。

 

我国LLDPE进口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和环渤海地区。2009年,我国进口LLDPE的省、市、自治区共25个,其中进口10万吨的省市有6个,上海市的进口量遥遥领先。2006年我国进口LLDPE的海关共有28家,其中上海、天津、黄埔、深圳和青岛物价海关的入关量之和占全国入关总量的79.1%

 

 

我国的LLDPE生产开始于1986年,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LLDPE生产国。我国生产LLDPE的主要厂家有15家,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产能分布占全国LLDPE总产能和总产量的87%88%.。其中,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LLDPE生产供应商。可见,我国LLDPE生产能力相当集中。

 

 

我国LLDPE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以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形成的“环渤海湾消费区”;以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形成的“长三角消费区”。以广东、深圳等省市想成的“珠三角消费区”;呈南北并进之势,南部略重,华东地区是国内LLDPE最大消费地区,2009年占全国的33.2%,其次是华南地区,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25.2%,华北地区排第三,占17.2%;东北地区居第四,占16.2%;西北地区占8.2%。从增速来看,西北地区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由于中西部地区交通状况和经济基础的局限性,目前这种地域性分布状况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改变。

 

                                                                                                                                 一直很安静

                                                                                                                                2013/9/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