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的生活习性
(2013-08-12 15:45:46)
标签:
阳澄湖大闸蟹美食 |
大闸蟹由卵孵化出幼体,到发育成成蟹有五个发育时期的形态: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成蟹。随着各发育时期形态的不同,生活习性也相差较大。刚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幼体叫蚤
状幼体,生活在海水环境中,营浮游生活。蚤状幼体发育成大眼幼体,开始从海水环境向淡水环境中运动,活动能力较强。在淡水水域,大眼幼体经蜕壳变成幼蟹。幼蟹的形态特征已与大眼
幼体明显不同,而且活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由在水中浮游过渡到能游泳,又能爬行和登陆,直至发育为成蟹。成蟹和幼蟹的主要生活方式,为底栖穴居。
(图1—6),而生活在湖泊、水库中的河蟹,洞穴比较分散,多在水面以下,不容易被发现。河蟹洞穴一般多弯曲倾斜向下,呈管状,洞口直径大小与蟹体相当,长度为20~80厘米不等。河
蟹的洞穴只有一个出口,底端不与外界相通,穴道深处常有少量积水,使洞中保持一定湿度。一般一蟹一穴。
上掘穴。在陡岸横向造穴,出土方便,进出无碍,洞口不易被土堵塞;土质坚硬,则洞穴牢固。河蟹掘穴时,主要靠一对螯足,步足辅助。先用头胸部推泥,造成一个凹陷,再用螯足挖深,
并用一侧步足扒泥,将泥送出洞外。遇到小碎石或硬块,即用螯足钳出。遇到较大障碍则躲开。这也是有些洞穴弯度较大的原因。
害。
规律地前进。白于步足长短不一,所以河蟹的横行也总是稍向前斜。前进途中如遇障碍,则通过变换两侧步足的运动方式而改变方向。
大闸蟹获得植物性食物要比动物性食物容易,因此在河蟹胃中多看到植物性饵料残渣。在饲料不足时,河蟹会残害同类。如果是抱卵蟹,则会用螯足挖取腹部卵块充饥。因此在人工养殖时,
要投足水草和饲料。
6~9月份生长旺盛,摄食量大。在其他月份,它们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在蛰伏越冬期间它们的胃中仅剩一些枯草烂叶或烂泥,保持最低代谢强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