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蹦的青蛙” ——经管系仲崇高老师专访

(以下问题用Q代替,仲崇高老师的回答用A代替)
Q:仲老师您好,请问您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就业难这个问题?
A:我的建议是,既不要太悲观,也不要太乐观。之所以说不要太悲观,是因为目前就业问题是发生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定问题。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很大的。相对于GDP总量,大学生的绝对总量并没有过剩,这也是为什么各大高校纷纷扩招的原因。当前人才需求量与在校大学生规模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说不要太悲观。
Q:既然如此,那为何大学生还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危机?
A:这也正是为何不能太乐观的原因。谈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三点。其一,自然是目前的金融危机,这是无可非议的;其二,当今社会,大学生未能完全替代知识储备较低的前辈人所占据的职位。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社会的用人结构、配备的人员要求只能按自然周期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其三,我们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大都把希望集中在东部的发达地区,针对这些地区,大学生绝对过剩。这是总量上的平衡与地区上的失调而引发的一个矛盾。但是大学生没有错。就业困难,错不在大学生;集中选择发达地区,错也不在大学生。每个人都有选择“更好”的权利。但是根据优胜劣汰,我建议大学生:如果能力卓越,自然留在发达的大城市;但若实力稍微欠缺,还是暂时留在相对平稳的二线城市较为稳妥。
Q:也就是说能力尤为重要。那么,我们紫金的学生应该怎样使自己在以后的求职中占据优势呢?
A:针对紫金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大方面讲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有条件、有干劲又有本事的同学可以考虑创业。但不得不提的是,大学生创业风险很高,不能盲目创业;再者,对于家庭关系较广的同学可以适当利用这些关系;如果条件有限,只能凭自己能力的同学,只能尽可能的去争取。越是竞争激烈,就越要学会理性思考,认清思路后,坚定不移的去追求,去落实。当然,除却这些既定因素,毕业生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Q:具体是哪些呢?
A:就像考“村官”、公务员之类的。多关心各种渠道,我并不提倡同学们去关注网络上的招聘信息,虚假的太多,还容易上当受骗,报纸就相对可靠些。当然,校园招聘会是最为重要的渠道。不仅仅是紫金学院专场的招聘会,其他学院的也可以。我们的同学要敢于和用人单位去沟通,要多尝试。还有一个最为实在的方法就是“先生存,后发展”。
Q:何谓“先生存,后发展”?
A:“先生存,后发展”就是要我们的毕业生抱着务实的态度,先找一个不是很理想的普通岗位干起,有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再找更合适的工作,也就是“后发展”。
Q:我们有很多同学习惯了一份工作后就不会更换工作,故而特别谨慎。第一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讲就显得尤其重要,您怎样看这个问题呢?
A:不知道我们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两只青蛙”的实验。有两只青蛙,把一只放进一杯热水中,反射性跳出,故而活了下来,而把另一只青蛙放进一杯冷水中,慢慢加进热水,最后却被烫死了。我希望,我们紫金的学生做那只会蹦的青蛙。不要仅仅局限在眼前,要有上进心,敢于尝试。
Q:刚刚您跟我们谈到了很多关于毕业生如何提升自身在求职上的优势,那在校的大学生又应该怎样取得成功呢?
A:说到成功,有三个要素。第一,人的天资,这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无从改变,但勤能补拙,这就可以引出我们的第二个要素——能力。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管理的能力,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储备。
Q:那怎样才能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呢?
A:这包括学校的培养以及自我培养。学校培养只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我培养。大学本科阶段是知识积累最重要的阶段,同学们必须在这个阶段打牢自己的知识基础,以自己为主动,学校为辅助,将目标与现实结合起来。
Q:那么第三个要素是什么呢?
A:第三个要素便是“机遇”。机遇不可控制,但可以准备。有一句话叫做“机遇只青睐准备充分的人”。不准备,自然没有机遇;准备了,就只是机遇几率高低的问题了。所以,我们的同学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人生规划,不仅包含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更包含了你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说到底,贯穿这三个要素的基础,是“毅力”。有天资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人也很多,但对大学生来讲,往往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容易退却,从而失去毅力。
Q:很感谢仲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以上的内容,相信我们的同学也会从中有所获益。那么最后,仲老师对我们有哪些建议呢?
A:我希望同学们明确自己在大学要实现的目标,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过一个快乐、有意义、有价值的大学生活。生活有一个“木桶”理论,生活的水平质量取决于最低的边缘。这就告诉我们追求要全面,而非单方面地憧憬某一方面的优异,这也是“木桶”理论的精髓。我希望我们紫金学院的同学学会珍惜大学生活,争取活出精彩。
编者寄语:虽然是年轻教师,但无论谈吐还是修养,仲崇高老师都透出一股成熟稳重的风采。本次采访,仲老师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就业形式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方案,用生动活泼的小事例激励我们做“会蹦的青蛙”,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