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凹性和凸性
(2012-01-06 21:37: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数学 |
蒋中一
1.
一个在整个定义域中给出峰顶(谷底)的函数被称为凹(凸)函数。若山峰(谷底)仅在定义域的子集S中出现,则称函数在子集S上凹(凸)。
在非严格的情况下,允许峰顶或谷底包含一个或多个平坦(相对于弯曲)的部分,比如线段(在曲线上)或者线段和平面(在曲面上)。但“严格”一词的存在,则排除了线段或平面存在的可能性。
2.
更具体地,若d2z处处为半负(正)定,则函数z=f(x1,x2,...,xn)必定为凹(凸)函数;若d2z处处为负(正)定,则f必为严格凹(严格凸)函数。
3.
〔定义〕对于函数z=f(x1,x2),在函数曲面上找任意两个不同的点M和N,连接线段MN,当且仅当MN位于曲面表面或曲面下方(上方)时,函数z为凹(凸)函数。当且仅当除了点M和N外,线段MN完全位于曲面下方或上方时,函数z为严格凹(严格凸)函数。
4.
〔定义〕对于函数f定义域内任意两个不同的点u和v,且0<θ<1,当且仅当
θf(u)+(1-θ)f(v) {<=,>=} f[θu+(1-θ)v]时,f为凹(凸)函数。
不等号前为线段的高度,不等号后为弧的高度。
两个端点M和N被排除,θ限定在开区间(0,1)中。
将弱不等号“<=”和">="分别变换成严格不等号“<”或“>”,上述定义便适应于严格凹性和凸性的定义。
5.
定理一(线性定理) 若f(x)是一个线性函数,则此函数既可以是凹函数,也可以是凸函数,但不是严格凹或凸的函数。
定理二(函数的正负与凹凸性) 若f(x)为凹函数,则-f(x)为凸函数,反之亦然;类似地,若f(x)为严格凹函数,则-f(x)为严格凸函数,反之亦成立。
定理三(函数的和)若f(x)与g(x)均为凹(凸)函数,则f(x)+g(x)也为凹(凸)函数;若f(x)和g(x)均为凹(凸)函数,且其中至少有一个为严格凹(严格凸)函数,则f(x)+g(x)为严格凹(严格凸)函数。
6.
[单变量函数凹凸性的定义]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个不同的给定点u和v,当且仅当
f(v) {<=,>=} f(u)+f'(v-u)
时,可微函数f(x)为{凹函数,凸函数}。
如果上式中弱不等号换成相应的严格不等号,上面的定义就变成严格凹性或凸性的定义。
从几何上看,此定义将凹(凸)曲线描绘成一条与其切线重合或者位于其切线下面(上面)的曲线。而严格凹(严格凸)曲线必须位于所有切线的下方(上方),但切点除外。
7.
当且仅当d2z处处为{负,正}半定时,则二阶连续可微函数z=f(x1,...,xn)是{凹函数,凸函数}。当(但不是仅当)d2z为处处{负,正}定时,所说的函数为严格{凹,凸}函数。
8.
令S为2维空间或3维空间中的点集,对于S中的任意两点,若连接两点的线段完全位于S内,则称S为凸集。
直线,点,零集,都是凸集。
9.
〔定义〕两个向量u和v的凸组合可以写成:
k1u+k2v
其中k1和k2是两个标量。当两个标量均位于闭区间[0,1]内,且两者之和为1时,此线性组合称作凸组合,且可表示成
θu+(1-u)v (0<=θ<=1)
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凸组合解释成两个向量的加权平均。
10 .
对于任意两点u∈S和v∈S,且对于每一个标量θ∈[0,1],当且仅当w=θu+(1-θ)v ∈S为真时,集合S为凸集。
11.
函数的凸性确定一条曲线或曲面是如何弯曲的,集合的凸性确定集合中的点是如何“填充”的。
凸集和凸函数的联系:
定义凸函数时,我们需要定义域为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