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串子案》读后感

标签:
情感杂谈 |
分类: 影剧书评 |
2015年3月10日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姐姐家给花浇水,浇完后躺着沙发上休息顺手拿起一本名为《中国首例特大连环串子案纪实》的书读了起来,只读了20几页就被感动的稀里哗啦,边看边流泪。这个事儿当年我听说过,但没有这么详细了解。这本书不但内容离奇,作者的文笔也相当煽情和有功力。于是我把书带回家,用了两天晚上认真地阅读完,可以说整个的阅读过程都是在流泪,为两位妈妈的不幸遭遇而扼腕伤心。
我现在的年龄和案件发生时当事人的年龄差不多(稍长两岁),他们的孩子当时是大学二年级20岁左右,和我儿子现在一般大,所以我就特别能产生共鸣。妈妈们突然发现自己精心养育20年的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哪个母亲能承受了这样巨大的打击。当事人之一男主人赵盛强17年前就怀疑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他是篮球教练出身,儿子赵达不但身高矮而且没有一点体育天赋)逼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去做亲自鉴定,宫克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其实当时她已经知道儿子赵达的血型和自己不匹配,但是从母亲的角度她不想伤害孩子,更不想失去孩子,宁可让丈夫无端的猜疑自己是与别的男人生的孩子,哪怕离婚也在所不辞。母爱在这里展示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再有另一位妈妈李爱野的儿子孙超被赵家认走,而赵家儿子赵达却不是她的儿子,养育20年的儿子找到亲生父母,年近50的女人突然间没了自己儿子,真是天崩地裂的感觉,得到噩耗的那一时刻,李妈妈哭的死去活来,她家本来就贫穷,为了儿子健康成长她吃了多少苦就不提了,1989年、1990年因为连续两次宫外孕,她做了绝育手术,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生育了,她把儿子看的格外重要,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碰着,现在却要被别人领走,真是剜心之痛啊!换谁身上也受不了啊?
同样宫克妈妈和儿子赵达感情也非常好,优秀的赵达也是宫妈妈20来最杰出的作品。宫妈妈说,他不管是谁的儿子,他都是我的儿子。宫妈妈总结到:男人确认儿子主要靠血缘,一次血型化验,一张亲子鉴定,就可以一下子让男人彻头彻尾地在心里确认儿子。而女人确认儿子主要是靠感情,靠襁褓哺乳、靠咿呀学语、靠踉跄学步,靠这些非常形象地、具体地天长日久的感情过度。
我个人认为:养恩大于生恩,抚育儿女成长的经历过程才是最最宝贵的亲情。同时也提醒我们父母,自己的孩子无论是什么原因一定要亲自抚养,不要让他人代养,替养,哪怕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不行啊。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也是在点点滴滴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
http://s12/mw690/002mBkp2zy6QE9qwCrFcb&690
http://s10/mw690/002mBkp2zy6QE9nbmtP89&690
http://s6/mw690/002mBkp2zy6QE9nICR765&690
http://s14/mw690/002mBkp2zy6QE9opfDT7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