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样是危机,为什么日本通缩,我们通胀?

(2012-06-07 23:59:53)
标签:

杂谈

                                                               caijing7711 2012-6-6 12:26:33

1、你把一个国家考虑成一个企业,如果这个企业对外出口赚钱能力很强(多年都是贸易盈余),那么,企业内部的吃饭是不会出问题的,可以源源不断的用美元进口粮食;

2、而企业内部的债务问题,尤其是企业主(政府)的债务问题,要看他是从哪里借的钱,如果是从老外那借钱,就需要用美元去还,只要他的美元储备没有问题(不断增加),两者匹配,则借外债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不怕还不起),这也是日元长期强势的根本原因;而如果他是从企业员工内部借钱,本质上就是将这些企业员工创造的财富或提供的服务,转移给不创造价值的“僵尸”企业——各大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等,只要员工还有钱可以借给你企业主(以国债形式),那么,从整体上看,这个企业内部的货币总供应量和总流通量还是与企业创造的总的财富和服务量相匹配的,就不会发生普遍通胀;

3、企业员工的、没有发毛的货币,主要由其向国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换取的日元货币,和通过向国外提供产品和服务,所获取的美元,并由日本央行收回,并支付给员工相应的日元——这两大部分日元组成,无论是国内因产品和服务的增加所对应增加的“日元”,还是换汇增加的“日元:——每一“日元”都对应了每一单位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对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发生通缩,甚至,如果国民在国内或国外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超过了国民的消费需求,则还会发生通缩——这就是日本发生通缩的根本原因

4、日本政府的负债,绝大部分以内债为主(去搜集相关资料),虽然这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错配(将最高效的出口所创造的资源,和国内的充分竞争领域创造的资源,以政府债务形式,转移支付到低效率的金融和房产部门——也就是所说的“僵尸”企业),但是,鉴于日本国民的高储蓄率,同时鉴于日本政府本身在这个转移支付过程中,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较之其他国家要低许多(更不要说和中国比了),因此,除非日本国民强烈要求兑换手中的债券,否则,日本政府是暂时不会破产的;

5、那么,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为什么日本国民在日本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这么糟糕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出现对政府债券的挤兑潮呢?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民在其强大的出口创汇能力,在其国民本身的高储蓄率支持下(比如,一个日本人的资产组成,可能是100日元资产中,50日元为中长期存款,15日元为活期存款,20日元为政府债券,5日元为房产、股票等资产),在其国民资产通过移民、到国外消费等,导致国内资产大规模流出不明显(尤其是和创汇相比)的情况下,只要国民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不恶化,甚至不断改善,就会给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提供了足够的提高债务的空间——这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总的资产负债表保持平衡的必然条件,即一方债务的增加,必须以另一方有钱出借为条件,否则,必定导致这个企业的整个资产负债表恶化,一方面企业员工没钱可借,且需要借钱度日或者勒紧裤腰带,另一方面,企业老板不断借钱,如果从员工那无法借到真金白银的资金,就会自己给自己印钱,一方面用来还债,一方面用来消费——从员工那合法的偷窃,这样的话,就一定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这就是发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6、所以,你应该密切关注那几个指标呢?

一,储蓄率,表示国民还有多少钱可以出借给政府;

二,出口创汇,与储蓄率的意义一致;

三,前两者是源头之水,如果干涸,则政府就算再廉洁,只要他需要增加政府直接投资或者转移支付,他就需要钱,如果又借不了钱,他还有什么办法呢?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日本央行会拼命压制日元升值,以保护日本的出口竞争能力的根本原因了;

7、日本的国内问题与中国的国内问题相似虽然日本政府相对廉洁,但日本政府与金融机构、房产机构构成一个整体,对经济的毒害作用,与中国政府、垄断企业、食利阶层、贪腐集团等构成的整体,对经济的毒害作用相近;

8、日本相对中国的最大不同在于:日本强大的出口创汇能力,以及日本国内绝大部分行业的充分竞争所带来的效率,足以养活人均资源甚至比中国要少得多的日本国民;

9、而中国的国民和企业:

一方面不具备日本那样的出口创汇能力;

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因垄断所带来的、国内的相当多的行业的效率要比日本低得多的代价,迫使中国国内的一般国民一天的劳动,所能从垄断行业和企业中换回来的产品和服务,要远少于日本国民——即,中国国民所拥有的资产结构中的净储蓄(代表的是国民有权动用或支配的产品、资源、服务)要远少于日本国民;

10、那么,如果中国政府需要扩大债务时,国民拿什么给政府呢?

11、建议:

密切关注中国进出口贸易(代表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和中国进口粮食、能源的能力变化情况)、中央财政变化情况(代表其不印钞前提下,转移支付或给贪官埋单的能力)、和国民的资产情况(一旦出现大规模挤兑,就是国民急切开始兑现储蓄,要求形式对各类产品、服务的提现的权力);

12、当前的征兆是:

   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最先恶化、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恶化、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已经恶化,一切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正在恶化,唯有中央的资产负债表还没有恶化,但每一次大规模的刺激政策,都在加速其恶化,增税而非减税成为必然——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恶化经济,中央的财政资源,我估计最多两年就会被消耗殆尽,一旦如此,最后的屏障倒闭,印钞成为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