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政和黄健康
政和黄健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81
  • 关注人气:3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理竞赛指导:物理竞赛中的三种创新思维方式

(2011-06-17 08:27:22)
标签:

物理

竞赛指导

创新

思维方式

分类: 物理综合学习指导

    高中物理竞赛时,有时按常规方法解题容易造成思维障碍。这时,如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以创新的眼光审视原有问题,往往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下面谈谈高中物理竞赛中的三种创新思维方式:

  一.还原性思维

  例1.图1中杆AB质量不计,可绕A点自由转动,AC=a,AB=b。C点处有一根劲度系数为http://s4/middle/811ca2764a5dd4d32c733&690的弹簧悬挂在固定点。求物体振动时的频率为多大?(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http://s6/middle/811ca2764a5dd4d503b05&690

        图1             图2

  分析:解这道题时,如果把思维停留在弹簧的振动和受力分析上,总有一种弹簧伸缩不同步,回复力难以确定的感觉。为排除弹簧振动带来的干扰,我们可以进行还原性思维,设想振动是从最初位置简单操作放手后开始的,即先施加一外力http://s7/middle/811ca2764a5dd4ed24a86&690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必是做简谐振动。因而可在确定物体简谐振动的回复力表达式基础上,确定出物体振动频率。

  解:如图2 所示,设第二根弹簧原来伸长量为http://s1/middle/811ca276076fc87ef8020&690。由力矩平衡条件可知

  http://s8/middle/811ca2764a5dd4f676db7&690 (1)

  http://s16/middle/811ca2764a5dd4f7a2caf&690 (2)

  由(1)、(2)式可得: http://s16/middle/811ca2764a5dd4f88577f&690 (3)

  由于△ACC’和△ABB’相似,故http://s11/middle/811ca2764a5dd4f95aaca&690

http://s9/middle/811ca2764a5dd5008ae88&690 (4)

  而增加的拉力 http://s2/middle/811ca2764a5dd500c3411&690 (5)

  将(4)式代入(5)式可得

  http://s7/middle/811ca2764a5dd504b12f6&690

  由于撤除外力http://s5/middle/811ca2764a5dd513f2c84&690的方向相反,故

  http://s16/middle/811ca2764a5dd51563f5f&690

  同理,若托起物体后再放手,也可确定出同样的关系。

  令http://s16/middle/811ca2764a5dd515f662f&690,则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http://s15/middle/811ca2764a5dd5173e6ee&690

  二.转化性思维

  例2.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中http://s15/middle/811ca2764a5dd52349aee&690取10m/s2

http://s15/middle/811ca2764a5dd5247672e&690

       图3

  分析:直观上看,该题有多个解:第一个小球做平抛运动,而第二个小球做斜上抛运动,因而第二个小球可能在上升过程和第一个小球相遇,也可能在下落过程和第一个小球相遇,而且第二个小球抛出速度方向与http://s10/middle/811ca2764a5dd52c17399&690。但学生在列式计算过程中却发现只有一解,普遍弄不清楚其中原因。

解这道题时,如果能换一种方式来重新审视问题,则情况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物体抛出的同时,我们假定坐标系http://s1/middle/811ca2764a5dd530917b0&690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率的直线运动。经过这样的运动曲直转化处理后,二小球的相遇过程便变得极其明朗清晰,便于计算。

  解:设第二个小球抛出方向与http://s2/middle/811ca2764a5dd533e8d11&690秒两小球相遇。

  另设两小球抛出的同时,坐标http://s12/middle/811ca2764a5dd53a2c3bb&690做匀速率直线运动,它们相遇于P点(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看出

  http://s13/middle/811ca2764a5dd53bab7ac&690m (1)

  http://s16/middle/811ca2764a5dd53d71cff&690m (2)

  将http://s13/middle/811ca2764a5dd54259edc&690数值代入(1)、(2)式并整理得:

  http://s9/middle/811ca2764a5dd54290118&690 (3)

  令http://s7/middle/811ca2764a5dd544d0226&690,则(3)式可变形为

  http://s5/middle/811ca276076fc886fb414&690

  由于BP=http://s4/middle/811ca2764a5dd54adaf13&690。从中也可明显看出二小球仅能相遇一次。

  故http://s16/middle/811ca2764a5dd54a898ff&690

  http://s15/middle/811ca276076fc8878e0fe&690

   三.代换性思维

  例3.如图4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http://s14/middle/811ca2764a5dd54f8fb8d&690。若摩擦阻力不计,则弹簧振子从最大位移B处向平衡位置O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产生的冲量多大?

 http://s5/middle/811ca2764a5dd54c4b724&690

        图4

  分析:振子从B向O运动的http://s8/middle/811ca2764a5dd558d8e47&690 可通过参考圆确定(即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投影为简谐振动这一特征确定),但却易在求解http://s8/middle/811ca276076fc88a6a3b7&690的计算上陷入困境。

  这时,如能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依据所求的物理量与我们熟知的另一物理量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将完全类同的两个物理量进行类比代换,往往可以峰回路转,巧妙地求得结果,将创新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解:通过“交流电”一章学习可以知道,匝数为http://s10/middle/811ca2764a5dd58310869&690

  将弹簧弹力的瞬时值表达式http://s4/middle/811ca2764a5dd70beb5a3&690 与电流强度的瞬时值表达式 http://s7/middle/811ca2764a5dd72e5d04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