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就意味着告别清新的春天,走进灿烂的夏天。立夏,还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对于我来讲,立夏,蕴藏着许多美好的记忆。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到了立夏前后几天,祖父祖母总是会念叨:立夏前后,种瓜种豆;立夏立夏,蚕豆过夜(老家方言读:Ya)……那时候年纪小,对于前一句,我能听得懂大概的意思;对后一句,却有着深刻的印象。
我们生活的小镇上,只有一家很小的国营菜场,那时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国营菜场主要供应的只是一些咸菜,比如五香萝卜干、辣萝卜干、榨菜、腌辣椒、豆瓣酱、辣椒酱等,有时候还可以卖到新鲜的鱼,但卖咸鱼的时候更多,几乎看不到新鲜蔬菜。镇上的居民要买新鲜蔬菜,只能去临时集市上购买。临时集市就在我家门前的小街上,卖菜的大多是镇郊附近村子里的人,他(她)们提着篮子或挑着担子,将自家自留地里辛苦种植的一点新鲜蔬菜,拿到集市上卖,为的是换几个零用钱。这种集市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不到早上8点就基本结束了。
祖父每天都是在上班之前先买好菜的。那时候还没有反季节菜,上市的都是时令菜。立夏前后,新鲜蚕豆大量上市,每年到了这个节气,祖父一定会买回一些新鲜蚕豆,有时候是带豆荚的,有时候是带壳的,有时候是剥好了的新鲜豆米。我喜欢吃新鲜蚕豆,只要祖父买了蚕豆,我这一天的内心便会充满期待。
祖母用新鲜蚕豆做菜有几种方法,每一种我都爱吃。记忆最深的是:先将带壳的新鲜蚕豆加盐煮熟后盛入碗中,再在锅中放油加热,然后将洗净切好的韭菜与煮好的蚕豆一起到入锅中翻炒片刻,待韭菜变软即可。浅青色的蚕豆搭配深绿色的韭菜,看上去就让人赏心悦目;又比如:适量的油加热,然后将洗净切碎的酸菜与带壳的新鲜蚕豆到入锅中翻炒后,加入少许盐和水加盖闷煮,蚕豆煮熟就可以了。蚕豆的清香与酸菜独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人食欲大开。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是:去壳后的新鲜蚕豆米放入适量的水中,待豆米煮得稍稍有点开花的时候,慢慢到入调好的鸡蛋液,再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油及备好的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葱花蚕豆米鸡蛋汤就做好了。绿色的蚕豆米、黄灿灿的鸡蛋花,鲜香得让人垂涎欲滴……多少年过去了,祖母做的葱花蚕豆米鸡蛋汤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唇齿留香。
两年前,自院子里因治理杂草疯长做了硬化处理后,沿着围墙边还专门留下了一小块空地,长不过六米,宽不过三米。春夏时节,这块地由老四打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都种过,有没有收获无所谓,重在劳动的过程。到了秋冬季节,虽说我们一般都不在家,但也不能让它闲置着。种点什么好呢?我本不是一个勤劳的人,所以选择种植的种类标准,是只种、少管、甚至是不用管理的物种,我自然想起了种蚕豆。
第一年秋天,花四块钱在种子商店买回豆种,按照店老板的指点种下蚕豆,我们就去了南方。去年三月底回家后,发现豆杆长得粗壮肥大,有些都倒伏在地,自然也谈不上收成,仅仅是基本收回了种子钱。
去年秋天,我又找到那家种子店,咨询老板后得知:象我这种不施肥、不浇水、不除草、不防病虫害,什么都不管的方式种蚕豆“也不是不可以”,但千万不能种得太密集,否则豆杆都挤在一起让它怎么长?想想也是,蚕豆种植的株距要求在15——20厘米之间,行距一般在30厘米左右,而我第一年播种的方式距离这个标准相差得太远了。又买了四块钱的种子,并结合从网上学习的技术,再一次播下了种子。
今年从南方回家后,走进院子里就让人感到欣慰,无人管理的那块地里,蚕豆长势喜人!虽然还是有一些豆杆倒伏,但比前一年好多了,关键是豆杆上结了好多豆荚。去年播种时多出来的种子不想浪费掉,就播到了后院缺少阳光的那块地里,尽管长势不佳,但有些豆杆上也有一部分挂了果,真的有点出人意料之外。
虽说只是两小块地,同样是四块钱的种子,可今年的收获几乎是去年的四倍。老四说,都像你这样种地,农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我却成就感十足!
立夏来临之时,我将自己种植的新鲜蚕豆,依照祖母当年的方法做菜,或煮、或炒、或做成汤。只是,我再也品尝不到记忆深处所特有的味道。
2022.5.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