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黎:《行走以观心——<往西,宁静的方向>书评》

标签:
陈坤行走的力量铁葫芦文化 |
分类: V阅读 |
http://s1/mw690/81112d63td852b7327320&690
观心是佛家的一种修行方式,要求修行者观照自己的内心,以觉察妄念,明心见性。陈坤学佛多年,静坐、行走都是他观心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越来越偏爱行走,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学会了接纳自我,并同自己的负面能量打太极。2011年,西藏行走的经历触动陈坤完成了第一本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并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这一次,他继续追寻悲欢之外那个广阔的世界,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西宁,所以又有了这本《往西,宁静的方向》。
最初,此书最打动我的是腰封上的锦绣词句:“陈坤说,我想走回战国,在纷乱的年代做个有气节的门客;慕容雪村说,我想走回盛唐的长安街头,开一家小酒馆;春晓说,静下来,哪儿都有美好的东西。”因而我推断,这是本不错的游记,细读之后才知道,书中记述的对话、故事和禅语都是直通内心的,它们与青海的行走有关,但又不拘泥于此,而是通往了更辽阔的方向,为人们打开一道门,以邂逅另一片苍茫的天地,让你发现,原来自己视野中的那些自以为是的悲欢离合,都很淡很淡。
据消息记载,两千多人参加了西宁的行走活动,努力通过禁语行走来找寻内心的宁静,所以书中涵括了不少参与者的故事,其中有北漂歌手、高考状元,还有心结未解者和情感失意者,其中一位邮局工作人员的故事尤其打动我。一场情伤之后,他独自去北山寺拜神,神奇地遇到一位老道和一只孔雀,老道告诉他,漂亮鸟儿最伤人,并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话:“世事不过是,随心去做,承受结果。”听闻此语,我和当事人一样,顿有清夜闻钟之感。更婉妙的是,老道和孔雀从此踪迹杳然,青年再去打探追寻时,只得到了北山不养孔雀,也无长袍道人的答案。
用心行走是一种修行,也是对“人生路,莫慌张”一语最好的诠释,一切因缘都可以在行走中遇到。就像书里说的,走着走着就遇到了,走着走着就分离了,走着走着就有湟水低吟,走着走着就有丁香盛开,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自己,走着走着就开始回忆了。也许,用心去感受,行走的意义便能够超越行走本身,阅读者同时也在进行一项行走,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接受和面对,放下和超然。
诸类行走结束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顿悟,也许你学到的是“保持清贫的内心”,或是“在心灵的国土上,做自己的国王”,又或者,你仅仅学会了聆听,开始试着面对本然的自己。但请相信,任何状态都是好的,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绝佳体验。通过它们,你才能叩开心灵的柴扉,更好地使用眼耳鼻舌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