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答案(二)
(2014-03-21 19:34:09)
标签: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题答案教育 |
分类: 复习资料 |
三、《桃花心木》阅读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qī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kū
我忍不住问他,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种树人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
1、“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并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莫名奇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独立自主:不受外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语重心长: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爱护环境就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
3、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划掉文中不当的字或拼音。
5、根据课文内容,把四字词语补充到横线上。
6、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情深意切(
反义词:慌慌张张
7、作者觉得种树人很奇怪,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用“
8、用文段中的词语或语句作答:
9、.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不确定的水源),“巨大的能量”指(能够拼命扎根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作者这个片段,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
10、给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含义。(1分)
1)A、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B、不知哪一棵桃花心木苗会枯萎。
1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2、读句子,回答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1)“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
2)“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份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所愿,所以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2)你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出什么?
①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同时出差了,让我自己在家照顾好自己。我吃了两顿方便面,觉得腻了,就跑到婆婆家,让婆婆教我做蛋炒饭和下挂面。后来,我还学会了炒几样菜呢。现在我不但不怕爸爸妈妈出差,有时候还主动帮助妈妈炒菜呢。/②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可能要二十多岁才毕业。要更换好几个学校,可是有的同学学习总是需要老师或家长督促才肯完成作业,一旦离开家长,或者换了学校和老师,学习就容易退步。像这样的同学就需要管好自己,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心。
13、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14、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如今,我可以深深扎根于地下,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打击,可以把少量养分转化成巨大能量,可以在土里找到水源,长成参天大树,这都要归功于那位尽心尽力让我在不确定中生长的种树人!
15、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我会想我要加油活下去,靠自己的力量延续自己的生命,是大叔让我学会坚强,使我的生命力更加顽强;也是大叔使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让我学会自力更生,我要感谢大叔!
16、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如果我当初不依赖别人,自己扎根,学会在地下寻找水源,说不定我已经成为了参天大树。
17、从哪里可以看出种树人“从从容容”?
18、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说些什么?(3分)
对家长说:
对孩子说:
四、《北京的春节》阅读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这个片断主要写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大人孩子们忙着为过年做准备。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个谚语说明了北京的春节是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的。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答: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粥的材料丰富,也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答:(1)买杂拌儿(2)买爆竹(3)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食物。
8、找出一个过渡句。用“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用“
10、北京的春节,年前的腊八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还要大扫除,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学们想想,你们的年前都有哪些准备或活动呢?
答:买新衣、新鞋,买年货,买对联、年画,贴对联等。投篮、跑步比赛。
11、文段的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
五、《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
正(zhēng√
多数铺户在正(zhēng√
1、“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2、用“√”在文段中选择恰当的读音和词语。(2分)
3、这段是按
4、用“//”将第一自然段话分两层。这样分层的根据是总分的结构关系。
5、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6、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从味、色、音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7、“除夕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这一句话充分感受到
8、第二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9、“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1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用“
12、正月初一那天,男人们
13、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1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熟练(
15、文中画“
1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不得已: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17、古今文人曾写下了许多描写春节的诗词、童谣、春联等,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跟大家分享。
六、《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g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2、用“
3、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几百盏。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各形各色,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4、划掉文中不当的拼音。
5、在文中空白的地方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6、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林冲_、宋江、武松_,
7、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是,用“
8、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