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组会之团队赛研开课磨课

分类: 组公开课安排 |
一、活动时间: 2023年9月19日
二、活动地点:高一14班
三、活动主题:团队赛研开课磨课
四、参与人员:全组教师
五、活动程序:
1.黄丽琴开课,课题是《4.1.1任意角》开课班级高一14班
2.集体磨课:
(1)郑传共:这是我教的班级,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上应该没有问题,视频链接出现问题,钟表转动可以转化实物演示
(2)鲍承全:1.冲突:认知上的冲突,角的定义从静态到动态,初中定义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到高中一条射线绕着他的顶点旋转而成的图形;2.度数的改变,从360°以内的角拓为任意范围的角;2.规范:解题上的规范,方向与旋转量,再指出第几象限;3.从特殊到一般,-150°+30°=-120°,到任意角相加减;4.让学生说题,营造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多的表达,让课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热闹,而是思路上的热闹
(3)宋圣祥:高中是从动态角度上刻画了角,是否可以从运动的情景引入角,刻画问题,引入是为了课题更好的开展教学或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开始马上就问学生一分钟或一小时分针转动多少度,问题会不会太难,难度大,开头就偏重,从整节课来看,是为了解决课最后的问题,前后呼应,但是否刻意了点
(4)倪郁朝:初中角就有两种定义,不是高中才从旋转角度定义角,高中是更进一步去研究,从旋转的方向和旋转量;
(5)柳影飞:在画-120°时,教师提出问题,多转了30°,从而引出角的运算跟数一样,-150°+30°=-120°,这个问题设计得很好,但为什么不接着顺势而为,从特殊的运算到一般的运算,这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要进行突破
(6)陈海珊:学生板演时画540°,出现了错误,把角的始边画在y轴的正半轴,从而导致了错误,教师要擅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及时更正,要指出角的标准位置,始边在x轴的正半轴,定义标准位置的角是为了统一标准统一模式,标准与模式的统一是为了提高效率,这也是数学的精神所在;
(7)张绮阳:学生并不知道600°转到哪里,要讲清楚终边在y轴正负半轴和x轴正负半轴的角有多大
(8)余式建:动态演示角,在课件上,会不会更直观
(9)黄仰望:画角时,角的方向要与学生同向,背对学生
(10)林朝胜:钟表调快时,雷同的30°与60°减少一个例子;角的定义要引导学生讲,比如教师引导从角的旋转的起始位置,旋转方向与旋转量的大小,课堂中教师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怎么讲,引导学生讲后,教师可以加以完善角的概念
(11)吴林平:下节课就是终边相同角的概念,在画角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设计一对终边相同的角,为下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
3.温小允汇总:
(1)在课堂引入让学生画角后,引导学生说出初中的两种角的定义和范围,然后在视频里(或者钟表实物)说时钟快了5分钟怎么调,课件中的问题依次下来,指出初中角定义的不够用,引导学生从旋转方向定义正角、负角,规定零角,零角的定义是:一条射线没有任何旋转,也认为形成了一个角,这个角叫做零角。
然后接着从旋转量角度,指出把角拓展到超出360°的角,从而刻画了任意角(板书),然后为了让学生体会任意角在生活中的意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如车轮的转动,扳手的转动,跳水运动员空中的翻转动作,让学生感受任意角在生活中的意义和高中重新定义角的必要性,高中对概念的认知在初中基础上,更接近本真;
(2)在角的定义、画法后,教师指出角的表示,处理用大写字母表示外,还可以用希腊字母来表示,不能落掉不说,
(3)旋转量大小要用量角器,不能随意画,学生都有意见
4.黄丽琴再备课,整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