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中的音乐理论

(2011-11-26 23:07:17)
标签:

杂谈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在儒家经典《乐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大诗人白居易在《好听琴》一诗中写道:“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也是说清畅恬和的音乐既可以解除疾病,又可以保养心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已认识到音乐与脏腑及其生理病理机制有着一定的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道:“肝生筋……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生血……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生肉……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生皮毛……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生骨髓……在音为羽,在声为呻。”根据音乐与五行、五脏的关系,人们得知,角音调畅平和,可以舒肝解郁;徵音抑扬咏越,可以振奋人心;宫音悠扬谐和,可以增强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可以荡涤心灵,使人肃静、安宁;羽音轻灵剔透,可以放飞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