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红尘之外——在嵩山邂逅初祖庵住持释永梅大师

标签:
杂谈 |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00.gif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3.gif
薄雾朦胧的傍晚,当地的朋友带领我们来到了巍峨的少室山下,沿着苍茫悠然的山间小径,来到了初祖庵的山门前。这里距山下喧嚣的少林寺仅有两公里之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重天地。这里深山怀抱、绿瓦青苔、古柏参天、深邃幽静。站在这萦绕着神秘的氛围的山门前,我的心中顿然有一种隔世的感觉。也许,我今天来的目的不是拍摄照片,而是专程来寻觅一片沉寂的净土,寻觅心灵的片刻沉静与栖息。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2.gif
走进山门,步道蜿蜒而上,只见青松屹立,葱葱郁郁,其间有一大殿,门楼古朴不乏内在气质,隐隐中透露着历史的风霜。来到大殿前,只听阵阵木鱼声清脆回旋、悠悠诵经音空邃荡漾。扶门探头一望,烛影摇拽的大殿内端坐着服饰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位出家人无疑,另一位看上去应该刚遁入空门。陪同我们的朋友轻声地说,那位身着素衣的就是这里的主持释永梅师太,正在专心诵经,不能打扰,我们先随便转转吧。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4.gif
绕过大殿来到后面,一处红彤彤的院落掩藏在绿荫之下,一块小牌挂在墙上,上面写着“尼僧住处,请勿打扰”。停步于朱门前,不由得一串串疑惑涌上心头。在来到这里之前,虽然知道自古有寺就有庵的俗成,但我一直认为嵩山少林寺是和尚的地盘,是武僧的天下,不曾想过这里还有尼姑,更不曾想尼姑会住在初祖庵内。因为在我的感觉中,初祖庵是宋人为纪念初祖达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应该是和尚的领地,怎么会成了尼姑的处所了呢?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5.gif
透过半掩的朱门望去,院内花木绽放,娇女闪现,让人很难将这里与苦伴青灯的尼姑庵堂联想在一起。但事实是,初祖庵作为少林寺的一处下院,现在已经彻底地成为了尼姑庵。这里的比丘尼,有专修武术的尼师,专司护法的尼师,也有主修禅医的尼师。尼姑们在这里学习佛经,过着晨钟暮鼓的清净生活。
转回大殿,主持释永梅师傅已经诵经完毕,正在带领一些僧尼做法事。两位看上去像是刚入庵的新尼,似乎还没有找到为尼的感觉,不时地抬起头来左顾右盼。听朋友说,这里一些尼师中,大多都曾在红尘中为情所伤、为情所困过。在难以释解的当头,她们勘破迷惑,毅然入庵为尼,远离凡俗,开始了红尘之外的生活。在初祖庵这里,不管你是痴心遁入空门,还是茫然依返尘世,都是在寻求一种精神上解脱。
佛堂法事,庄严肃穆,不由人心存虔诚、双手合掌、凝目而立,清脆的木鱼声和朗朗的诵经声在殿堂内百转回旋,直让人感到整个魂灵出窍。忽然,只见释永梅师太手捧净瓶,缓步出堂来到院中,在一个石台上用手指蘸水写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看着她那庄严肃穆的神态和虔诚之至的表情,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等师太转回殿内,我们几个赶紧凑到石台前,看着那莫名其妙的水印,百思不得其解。大家在那里琢磨了许久,也还是茫然一片,释永梅师太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作为身在红尘之中的俗子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揣摩跳出红尘之外比丘尼心思的,只有遁入其中,才能够领悟其中的玄机,感受到其中的真谛。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2.gif
师太做完法事,来到院内的香炉前,和蔼地与我们闲聊。她说,今天一早我到洛阳放生去了,听说你们要来拍照,传播我们嵩山文化,做的都是善事,所以就赶紧转了回来。看到师太这么和蔼近人,我们就冒昧地要求与师太合影,没想到师太爽快的地说,好啊,等我换了衣服。等尼僧从后堂捧来袈裟,师太很认真地穿带整齐,这才郑重地站在了镜头前。
那一刻,透过她眉目间慈祥的笑容,我看到了一个具有特殊气质的佛家大师,不由得从心底里升腾出十分敬重。听朋友说,释永梅从1976年出家少林,拜行政和尚为师,至今已经30多年了。漫长的时光都在这古庵中寂寞流过,她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专心学佛,熟读了金钢、法华、华严等二十多部经卷,先后被授了沙弥、比丘、菩萨三堂大戒,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兄妹。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1.gif
当我们与师太合完影时,师太招呼身边两个未曾削发的尼僧说,过来呀,咱们也照一张吧。两位尼姑欢畅地依偎在师太身边,合指为心,将内心的灿烂定格在了一瞬间。就在那一刻,我心为之一振,从师太和她的弟子们那清澈晶亮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们虽已遁入空门,但仍有一颗平常的心。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0.gif
在相机的镜头前,释永梅师太与她的弟子们飘逸洒脱,如果不是尼装裹身,站在我们眼前的一准是情意悠长的红尘范女。其实,正如古话说的,天下女人,无论红尘内外,都一样是水做的骨肉,一样地容易为情所困、为情所伤;一样地容易为情所爱、为情所倾。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无论到海枯石烂,无论到地老天荒。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3.gif
照完相,师太向我们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就领着弟子们到后殿休息去了。我们铺开设备,选好位置,趁着夜淡天色,各自紧张地忙乎起来。在寂静的大殿里,透过深邃的镜头,穿过橘红的灯光,不知为什么,我所看到尽是红尘之外的景象。恍惚间,仿佛看见释永梅师太与她的弟子们身背行囊,在苍茫的大漠中正风尘前行,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4.gif
隐居在初祖庵内的释永梅师太是豫东郸城人,家庭条件不错,出家前在一家国营面粉厂当会计。她选择出家除一部分是虔诚的信佛者外,还有就是自家有本难念的经。与她一起出家的还有她的堂妹释永珍,当年她们堂姐妹二人一齐投奔少林寺,在这远离尘世的古庵中相依相伴,为的就是厌恶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只想寻找一片静土以求解脱,谁知这一路走来就是三十多年。如今,释永珍师太已经离开了守候了大半辈子的初祖痷,独自隐居在嵩山深处的山洞里,只留下释永梅师太独自打理着这里的一切。释永梅师太现在已有十多个门徒,但庵主难当,庵里什么心都得操,各种应酬也多,日常忙得很。闲下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参加各种佛事活动,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寂寞。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7.gif
在初祖庵,每一个女僧都有着与师太相向的经历。其中有一位名叫恒道的女僧,出家前不仅曾历经过生死劫难,从鬼门关逃得性命,更和一般女子一样,也曾历经过情感劫难。她在与丈夫一同艰难拚搏共建事业时,突然发觉丈夫爱上了一位有钱的女人。她毅然斩断痴情去掉妄想,开始独自打拼。恒道富贵过,钱成千上万的过手;也惨败过,百万金钱转眼化为乌有。在她人生最迷惘的时候,她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在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听到山下初祖庵内传的钟磬诵经之声,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感和归宿感。此后,她辞去收入颇丰的白领职业,毅然皈依佛门。如今,她每天清晨,从初祖庵一路攀爬到后山,在海拔一千多米的五乳峰山顶的达摩洞修持禅坐,接待朝圣者,为人解疑释惑。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5.gif
实际上,少林寺最早的女僧是永泰公主。她是北魏宣武帝的爱女,孝明帝的妹妹,在公元519年就来到少林寺出家为尼,成为少林寺的第一代女和尙。几年后,继孝明帝即位的孝庄皇帝派人带了许多衣物、冠饰、胭脂之类到少林寺劝她回宫,永泰公主矢志不移,见了胭脂之类的东西竟产生厌恶感,便拿出去撒在路上,表示自己永不回头之意。直到今天,少林寺东面那条公路,人们还叫它为胭脂路。孝庄皇帝后来拨出巨款,为永泰公主在少林另建寺院,由永泰公主亲自在积翠峰下选址,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永泰寺。现在寺中还保留有当年永泰公主所居住的皇姑楼,洗澡用的皇姑浴盆等文物。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16.gif
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时,我们收拾起摄影器材,去后殿向释永梅师太告别,没想到弟子告诉我们,师太已经休息了。我们虽心有遗憾,但实在不愿打扰,就告别守门之人出了初祖庵。随着那吱呀、咣当的闭门声,我们不由得回过头来,再次眺望着夜色中的初祖庵,都不约而同地有着回归红尘的感觉。
http://61.163.246.76/dahecun/ltzp000/2010-9/sza21.gif
刚刚走出不远,朋友的手机响了,没想到是释永梅师太打的。师太说,刚才醒来听弟子说我们已经走了,就赶紧打个电话告别,欢迎我们以后再来。那一刻,在那个空旷幽静的山间,在那条曲曲弯弯的山路上,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周围强烈的感应,那就是出家人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
山中,万物寂静无声;山前,嵩岳古塔巍峨挺拔;山下,登封小城华灯阑珊。此时,我的身心,空空然然,一切思绪如游魂般漫无目的任意飘浮着,随着那天籁佛音,随着那漫漫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