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2011-06-06 16:51:00)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设计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建设小学—郭东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食盐融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
、了解海水晒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2
、会用观察方法比较盐的结晶与食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
    1
、掌握用加热的方法分离食盐与水。
    2
、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食盐的饱和溶液、蒸发皿、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废物盘、湿抹布、清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这是我在讲第六课时收集的浓盐水,杯底还有未溶解的食盐,你有什么办法让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吗?

(学生:搅拌、加水)

师导:在加水之前我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一点点地加水搅拌,搅拌时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杯底的食盐已全部溶解了。

请同学们思考:照这样不断加入清水的话,能否溶解更多的食盐?

(学生:能)

师导:那好我们把它放在窗台上,水分会怎样?(学生:蒸发)水分蒸发减少,当杯子里的液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呢?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地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呢?

(学生: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留在杯子里)

师导:水自然蒸发速度太慢了,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使水蒸发快一些?

(学生:加热、增加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2、师:用加热的方法去做实验,用实验去检验我们的假设。我们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加热蒸发皿中的浓盐水。请你说一下桌子上的实验材料。

师:还有几种同学们不认识老师来介绍:石棉网……酒精灯使我们做实验时常用到的加热器材,老师讲一下它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先说它的构造它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玻璃瓶构成;再说它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边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边的一层叫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正确使用酒精灯方法: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以免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造成爆炸。另外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如果在使用时出现意外情况: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抹布或沙土扑灭。

(找几名学生到讲桌演示。)

3、指名读实验报告单(实验猜测、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4、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

5、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

6、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师总结实验结论。

8、(产生了新问题:蒸发皿中的白色物质是食盐吗?)

我们怎样确定它就是食盐?

我们将他和生活中的食盐进行比较,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比较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食盐能溶于水,那它也有和食盐一样的性质吗?

(学生观察)

各小组汇报

师讲解白色物质就是食盐。

三、课堂小结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四、盐的这个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挂图。)

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五、留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盐既能溶解在水中,也弄从水中分离出来。糖或味精也有这样的特点吗?请同学们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去探究,下次课向老师汇报。

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问题:食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                  

实验验证

结论:(不会)

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木兰县建设小学

郭东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