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现代禅诗探索》选载:胭脂茉莉作品6首及点评

标签:
2017年现代禅诗探索丛现代禅诗胭脂茉莉 |
分类: 转载--在别处 |
胭脂茉莉作品6首
1.路口的石匠
四月末的日子已恍惚夏日
穿过浓荫遮蔽的小径
有鸟鸣,有馥郁的桐花香气
在黄昏的路口
年老的石匠坐在一堆顽石中
顽石在老人手中
忽而变成狮子忽而变成莲花......
她不知道是这鸟鸣、花香
还是石匠敲击石头的声音
让暮晚的钟声由苍凉突然变得悠扬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读这首诗,不由得又想到多位诗友提过的“现代禅诗写自然,能不能写社会、人生、城市等等?”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此诗的后三行,却是用诗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鸟鸣、花香、石匠敲击石头的声音本无区别,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平常心是道,所谓生活禅。
2.冬之恋
我看见 一群人在风雪中疾走
他们被大雪包围 却完好无损
我看见 顶着积雪还没来得及枯萎的花朵
它们正试图让自己更鲜艳
我还看见 那排光秃秃的杨树缝隙间
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女孩
正仰起动人的脸……
哦我多么喜欢在风雪中观看它们
并且满怀敬意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这首诗给人一种向上的坚持和力量,是对于某种逆境的对抗或不屑。但观察者没有惯有的悲壮或苦感,只有生动和美,因而让人“满怀敬意”。我们需要这样的禅意观照和精神。
3.夏至
蝴蝶沿着花香飞入夏天
这时的南方,雨还未来
有人行走在香樟树巨大的树影下
阳光在树叶间 闪闪烁烁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我喜欢语言朴素,意境淡雅的素描式写作。这首正合我的口味,所以推荐。但在这素描的景致中,有没有禅意呢?我感觉有。只是,所谓的禅意,犹如树声花语,心不在彼,不可得。
4.冬至
落光叶子的梧桐树下,
你将看见几个村姑
在看远方的云,
脚下麦苗青青。
天黑的真快, 而——
我们满头白发的老祖母
正点亮灶台的火。
推荐人:伊舟子
推荐理由:流年似水,转眼就会天黑。梧桐叶落时,村姑已是白发苍苍。一切又这样自然而然,何须伤感?只要有火光照亮的一颗心,脚踏的大地就会麦苗青青,眺望的远方就有白云飘飘。短诗融哲思于景物中,回环呼应,一咏三叹,不留痕迹,喜欢。
5.花的武器
它是那么无力,
除了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它的武器,只有芳香……
推荐人:净信
推荐理由:虽然是一种假设,但天下弱者并非真的弱,只是心的不同,才有世界的不同。这朵花使我想到了佛陀。
6.致加里·斯奈德
整整一天,我在梵音洞踱步想起了你
我必须描述:50年前的五月
在夜晚的樱花下
你们走在俄勒冈的一个果园
那时你已经如此辽阔
时常驾着不系之舟随海浪沉浮
那时我还是宇宙间吹起你衣衫的一缕风
或者是你头顶的一朵苹果花
而今在梵音洞蓝色的海边
我像一只白鹭
裙子被海风吹得上下翻飞
周围虔诚的香客在念着大悲咒
我又想起了你
像预感到茣名事物的来临
整个梵音洞突然潮音如雷
此刻海风吹起我的衣裙
是否也吹起你50年前的衣衫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加里·斯奈德,他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诗歌界的传奇。当然,因为现代禅诗的缘故,他更是我们现代禅诗派同人遥相致敬的,为数不多的世界性诗人之一。但我推荐这首诗,并不仅仅这个缘故。这首诗做了一个复杂而大胆的尝试,将斯奈德的50年前与作者的当下时空交揉一处,而海天之边的普陀山又成为了背景。这样的尝试,让人感觉作者不仅仅想要传达不同时间与空间中诗人的交互行走,而且试图阐释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没有时空阻隔的禅意诗情的交流与融汇。
注:
梵音洞又与潮音洞并称为“两洞潮音”,是普陀山上最适宜听潮观海的两个地方。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 1930-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垮掉派”代表诗人。他翻译的寒山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致使他东渡日本,出家为僧三年,醉心于研习禅宗,斯奈德是清晰的沉思的大师,在大自然中,他既是劳动者也是思考者,他的诗“更加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我们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