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胭脂茉莉
胭脂茉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425
  • 关注人气:7,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胭脂茉莉诗歌《花园里散步的人》等10首

(2016-08-12 12:15:17)
标签:

佛学

花园里散步的人

新诗

文化

分类: 胭脂茉莉诗歌

胭脂茉莉诗歌《花园里散步的人》等10首
《浮云》

童年的花公鸡在篱笆外溜达,
小女孩在树荫下荡着秋千,
公鸡不知道自己羽毛的美,
女孩还分不清左右,
他们,无知而快乐…
把她从二十年前的秋千荡回现实的是:
闹市中小贩的叫卖声;
剧院中按着剧情左右穿梭的穿旗袍的戏子;
匆匆穿越斑马线的人群…
而此时头顶上偏偏是浮云翻滚

《林间空地》
天使们站在假山旁拍照,
他们打着胜利的手势,
嘴里说着虚拟的“茄子”“茄子“。
我在林间空地听鸟鸣,
听远处教堂的钟声,
用枯枝在地上画画。
蚂蚁们在地上奔波,
争夺一块不知是谁遗落的面包屑。
周遭灌木丛无声无息,
它们永不开口,却说出了一切……

《路口的石匠》
四月末的日子已恍惚夏日。
穿过浓荫遮蔽的小径,
有鸟鸣,有馥郁的桐花香气。
在黄昏的路口,
年老的石匠坐在一堆顽石中,
顽石在老人手中
忽而变成狮子忽而变成莲花…
她不知道是这鸟鸣、花香,
还是石匠敲击石头的声音,
让暮晚的钟声由苍凉突然变得悠扬

《真实的风景》
近处 被桃李花包围的村庄
赶着牛羊的老汉
远处 踩着隔年的落叶
走在风景中的女子
一双被鸟儿的翅膀
带上高空的眼睛——
让我恍惚,可我知道这些都是真实的
就像前天我们穿过一片山花浪漫
去奔赴一个老人的葬礼一样真实
现在 我的心还在深深自责
在奔赴葬礼的途中
还会嗅出浓荫下一株花树的香气
还会随着一双凝视河流的眼睛
滑入风景之旋涡...
2014427日晚

《喜鹊》
院子里高高的梧桐树上
最近来了一窝喜鹊
这和人类相处的最融洽的鸟
连小区的保安都让它三分的鸟
清晨  逗留在我的窗台上
这是一个夏日还没有走远
秋天还在院子外徘徊的清晨
我在窗下读一本叫着《本草纲目》的书
此时我栽种的草药
还在远方的山坡上静静地开着花
哦,我的慵懒和厌倦
无意中被一只喜鹊尽收眼底
它反复的飞走了  又飞回来
有时嘴里衔着一根筑巢的树枝
有时嘴里叼着一粒裹腹的玉米
更多的时候在低空和树梢上
练习鸟类的平衡术

2014810日午后

《缺席者》

她们在众人的赞美声中绣花边
他们在灯红酒绿中愤愤不平
一个逃离者双手抓向夜空
握住的只是一片虚无--
而那个缺席者
正被一些冰雹落地的声音敲打
在一个丹桂还没有飘香的季节
在一个不忍心叫醒青草憨梦的季节
是矮墙上的一朵月季救了她
如果你 就是那个
在荒村古巷中收集銅钱和草药的外乡人
或许--
会在某个巷口遇见她

草稿于2014--816

《花园里散步的人》
一颗流星从头顶划过,迅速如闪电
这让花园里散步的人变得清醒
当她想到“虚无”
灯光下有人用文字叙述灵魂
夜色中有人用诗歌慰籍额头乱发
当她想到“抵达”
有人在风中交出真言
只是为了隐秘的渴求,而不是慰籍
可青草、玫瑰、夏夜中的石榴树…
却如大地一样沉默不语

《童年的恐惧》
童年最大的恐惧
就是夜晚窗户上不断晃动的树木的影子
在一个孩子的心中,每棵树木里都该住着一个灵魂。
她曾经给一棵歪脖子树起名为“小鬼树”
或许是源于童年的恐惧
她相信万物皆有灵,因此始终保留着一颗小小的
不为人知的敬畏之心

《秋风辞》
秋风  把寺院檐下的风玲敲打的叮当作响
几个孩子在广场上玩滚铁环的游戏
一整天,我都在观察一朵月季
它开得那么灿烂,可我不想把它比喻成一个女子
我只想用目光打开它…
难道秋风没有赋予过它迷茫还有悲伤 

《当你悲哀》
当你不再用诗去诠释一朵花的意义
当你合上手中正在看的书
当你像个标准的主妇一样
去整理房间打扫墙角的灰尘
当你一个人散步
和花园边纳凉的老人寒暄
不失矜持的和开着豪车的少妇点头微笑
当你想到那个扬着黑发的小女孩
曾经飞扬跋扈的自卑....

当你站在这个城市的天桥上,
桥下是川流不息的车流
当你想到”一切皆流   一切皆流.....
当你对一棵树根的腐烂无能为力
当你无法用诗——
来消解这个城市的阴影
当你悲哀......

2014
10

横竖三一宁:诗的魅力与诗所带来的思考

 

          ——分析胭脂茉莉的诗《当你悲哀》

     紧迫的节奏和语感在形式上造就了一首诗。在这种不容置疑的形式里,语言内在的容量,却是使一首诗成功的重大原因。当你悲哀,实际上就是当我们悲哀。而出现这种效果,在于诗,终于与更多人发生了关系,并且产生了共鸣”——共同的思考。也许诗,具有的魅力,还在于诗本身,带来的思考。。。

    诗人胭脂茉莉的《当你悲哀》,采用第二人称来写,实际上,写出了第一人称我们的对于世界的洞察。诗人的全部思考,都融进到这个他所看到的世界以及关于世界的种种行为里了,这就使诗具有了立体的觉悟,而不是那种浅薄的说教。无论是城市的天桥,还是扬着黑发的小女孩,仰或纳凉的老人,这些出现于城市并高于城市的人与物,都是人类应该高度思考其存在的重要理由。

    而我们所要说的_这首诗的容量,无疑很大,其实,诗——就是怎样地来——发现并创造一个艺术的世界,让人思考。《当你悲哀》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首先让接触诗的目光触电,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思考了。一颗树根的腐烂,这个典型性很强的意象,无形中,正在让人类进行深度思考腐烂的原因。。。也许这才是让人消解这座城市的重要的阴影部分。

人们总会议论诗的意义,《当你悲哀》,就是意义本身的出现。关键是这首诗,以诗的名义,说出了艺术与思想的双重意义。而这首诗的意义正在于其——巨细的分辨与说出!诗中的大量物象的出现,随着语言的紧迫节奏,形成了血液的奔腾与意识的川流动感。在这些动感十足的画面里,城市这个庞大地机器,在人间的构图中,显得那么拥挤,那么繁复,那么枯燥,那么无能,那么腐烂。。。这一切,正是令人悲哀的根源!所以说,《当你悲哀》实际上就是我悲哀;而所谓的我悲哀,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一种对人类的良心提示。人类生活在一座太过物化的城市,经常是虚汗倍出;试想,一朵花存在的真正意义,又会、又该、又能如何绽放?人类需要在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氛里散步;人们渴望生活在不喧嚣不噪杂的卫生环境里生存。而城市,这座充满各种乱象的物业之城,却让人类感受着极大的精神挤压、挤兑;人类,是否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世界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当你悲哀》写了人类蜗居城市的喘息与困境,写出了急促气流下的人的被压迫的无奈的生相。从诗人的《当你悲哀》这样的写出里,人类不免会再度思考到自己的处境!而对于诗人而言,一首诗,足以让人们从此引起更多关于存在的思考——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魅力了!

 

 原址诗人横竖三一宁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70560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八月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