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籴粟缟”

(2019-12-27 16:25:33)

《越绝书》上记载大夫文种为助越王勾践复仇而进献“伐吴九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疆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尽管越王自言“用其三而败吴”,但其实“九术”是经济、军事并举又内外兼治的全方位措施,综合运用,相辅相成,使得彼消此长,才最终取得成功。“九术“中的第三条是“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要达到破坏吴国经济秩序的目的。文种赴吴国借口越国年谷不登,请贷粟万石,两年后,“拣择精粟而蒸,还于吴,吴王见还来的谷粒颗大,便发给农民当谷种,却不知它们早已被暗中蒸过,这样的种子当然不会生长,吴国因此发生大饥荒。

 “贵籴粟缟的原意是高价买入粮食、衣物,文种提出的这项措施其实来自于历史上管仲给齐桓公的建议,当时齐桓公希望能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不仅保有自己国内的财产并且还能多取之于他国),管仲便告诉他昔者武王有巨桥之粟贵籴之数,具体来说是武王故意设立了一种重泉的兵役,然后下令说:如家有储粮一百鼓(量器名)的,就可以免除此役。老百姓便尽其所有来收购粮食以逃避这个兵役,因为供不应求,从而使得国内的粮价在短时间内便上涨了二十倍,武王随即以涨了二十倍的价钱将自己巨桥仓的粮食全部卖出,获得了大量的钱财来充实军备费用。管子教齐桓公如法炮制,对重要物资盐进行囤积居奇,垄断市场后再下令停止煮盐以人为制造盐荒,使得盐价上涨四十倍,再供应给其他缺盐少盐国家,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参见《管子.地数》)。

《管子.轻重戊》上则记载了桓公想赢下邻近的鲁国与梁国而采纳了管子的计策。管子建议桓公带头“服绨“(穿着绨质衣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举国民众盛行”服绨“之风;但是这衣服的原料却不准国内生产而必须从鲁梁两国去高价收购进口(即”贵籴缟“之义);鲁梁的百姓见需求巨大且有厚礼可图便趋之若鹜,纷纷放弃农田耕作改而织绨(”释其农事而作绨矣);这种状况持续一年多后,鲁梁仍顾此失彼,使得农田愈加荒芜。此时管子认为时机已成熟,就建议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准百姓再穿绨质衣服,同时断绝与鲁梁的贸易往来;鲁梁两国因此陷入粮价飞涨的经济危机之中,百姓因此纷纷投奔齐国;三年之后,鲁梁的国君前来俯首称臣。

显而易见,“贵籴粟缟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挫伤、破坏了敌方的经济秩序,同时挹彼注兹地极大提升了自己的实力,经济上的较量其实也为”不战而胜“提供了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