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籴粟缟”
(2019-12-27 16:25:33)《越绝书》上记载大夫文种为助越王勾践复仇而进献“伐吴九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疆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尽管越王自言“用其三而败吴”,但其实“九术”是经济、军事并举又内外兼治的全方位措施,综合运用,相辅相成,使得彼消此长,才最终取得成功。“九术“中的第三条是“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要达到破坏吴国经济秩序的目的。文种赴吴国借口越国年谷不登,请贷粟万石,两年后,“拣择精粟而蒸,还于吴”,吴王见还来的谷粒颗大,便发给农民当谷种,却不知它们早已被暗中蒸过,这样的种子当然不会生长,吴国因此发生大饥荒。
在《管子.轻重戊》上则记载了桓公想赢下邻近的鲁国与梁国而采纳了管子的计策。管子建议桓公带头“服绨“(穿着绨质衣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举国民众盛行”服绨“之风;但是这衣服的原料却不准国内生产而必须从鲁梁两国去高价收购进口(即”贵籴缟“之义);鲁梁的百姓见需求巨大且有厚礼可图便趋之若鹜,纷纷放弃农田耕作改而织绨(”释其农事而作绨矣”);这种状况持续一年多后,鲁梁仍顾此失彼,使得农田愈加荒芜。此时管子认为时机已成熟,就建议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准百姓再穿绨质衣服,同时断绝与鲁梁的贸易往来;鲁梁两国因此陷入粮价飞涨的经济危机之中,百姓因此纷纷投奔齐国;三年之后,鲁梁的国君前来俯首称臣。
显而易见,“贵籴粟缟”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挫伤、破坏了敌方的经济秩序,同时挹彼注兹地极大提升了自己的实力,经济上的较量其实也为”不战而胜“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