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风雨中的贵州梵净山

标签:
贵州旅游梵净山摇篮朝歌 |



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这是导游在景区门口向我们介绍景区情况。

梵净山于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梵净山主要景点有金顶、蘑菇石、太子石、定心池、释迦殿、弥勒殿等等,这是景区门口区域的景色。

这是景区大门。

这是我们这段行程的小导游,非常年轻,面貌美丽可爱,恕我未将她的正面青春照发上来。这是她领我们排队等上观光缆车时所拍。

一路大雾在缆车上去山顶,时间很长,应该是我在国内乘坐的时间最长的缆车。

下了缆车,还有一段步行路上山顶。

山顶附近,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
蘑菇石。

山顶的大风能有9-10级。风雨交加。远处的几个景致无法看到,很是遗憾。记得2010年我们一家三口去登泰山,也是风雨交加,到了山顶周围也是无法看到远处景色。看来,大自然给我们这乐于爬山的人多留着以后再来登山的念想吧。


山顶海拨2318米处。


下山的路和旁边的庙宇。

这是位于梵净山两顶峰间山坳的普度广场以及天王殿,风雨交加,我们从此匆匆路过,急着赶路下山。与天王殿相呼应的就是梵净山最富成名的红云金顶,可惜在这样的能见度下只啥顶子也看不到,除了像清官上朝时象征官品的金项子的游人的雨伞顶子吧。


很多景区也有这样类似的在道边增设的佛事景点。

雨中少眷恋,我们返回了景区门口。

景区停车场。



门口周边的服务点和景色也相当不错。



下一次来梵净山,不知会是哪年哪月,我期待。
谢谢莅临,祝福秋安。
后一篇:贵州镇远古镇与青龙洞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