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说生活中的铜(2)

(2022-09-01 20:20:43)
分类: 科学生活

杂说生活中的铜(2)

在历史上,铜是常常被称为金的。我们看古代小说中说打仗,打到紧要关头一方“鸣金收兵”了。这里的鸣金无非就是敲锣。打鼓是进攻,敲铜锣就回来。

《尚书·禹贡》说到扬州,“厥贡惟金三品”(它的贡品是三种金),注解说这三品是“金、银、铜也”。《汉书·食货志》说:“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东汉学者孟康这样注释:“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丹阳铜就是如今安徽铜陵的铜。铜陵因此得名。当然,语言是变化的,后来赤金也有好的黄金的意思,有金无足赤一类的词语,这是需要说明的。

金银铜,在古人那里都被称为金。因为赤金为下,所以写为铜。铜,同金也。大概这也是铜字的来历。只有下等的,才企图与上等的等同。过去科举考试进士的三个等级是,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古人把铜银金放在一起说,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知道,在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是同一个族的元素,第一副族。它们有相似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发明元素周期表以前两千年的时候,人们就把铜银金放在一起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

虽然古人有时候把一切金属都称为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古书上所说的金是铜。古书上的送给什么人“千金”的说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理解为送一千斤铜。有了这些铜,人们可以拿去铸造各种礼器、兵器等。

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国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的十二个金人,毫无疑问是铜人了。

在古书上看到金,不见得是金,往往是铜。同样,看到古代说的铜,也不见得都是铜。

有一款中药名自然铜,据说具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肿疼痛。《本草纲目》说:“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看来,古人认为铜屑也是有这样的功效的。是啊,铜头铁臂是指人的勇猛强悍。古人真是希望自己的骨头都如铜铁般坚强。

然而,自然铜却并不是自然生成的铜,虽然它确实是自然生成的矿物,可是其成分却完全不是铜,而是黄铁矿,即二硫化亚铁(FeS2)。黄铁矿金光闪闪的,确实很像黄铜,又不需要人工冶炼,自然可得,所以称之为自然铜。古人的化学知识很有限,弄错也可以理解。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黄铁矿,在西方,被称为fool's gold,比较文雅的翻译就是愚人金。这个西方的成语词组意思是:看上去像金子而实际上没有什么价值的矿物,引申为误认为会令人愉快或大获成功而实则并非如此。大概就像吴方言里面的所谓“空心汤团”。

铜的无机化合物容易析出铜离子,重金属离子一般都有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微生物或细胞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们一般都是有毒性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对于因病毒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疗效,其原因就是铜离子杀灭了病毒。但是,硫酸铜溶液是酸性的,喷洒在植物上,对植株有过大的伤害,于是需要在溶液中加入生石灰以中和其酸性。最早在法国波尔多地区被用于葡萄的病害(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很是闻名),所以硫酸铜石灰水被称为波尔多液。

对于人类来说,虽然铜的化合物大多有毒性,但是毒性总是与物质的量有关的,铜仍然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微量的铜离子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一些酶中,对于血红蛋白的形成、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都是必要的。动物性食物和干果、粗粮中的微量铜元素能够满足人对铜元素的摄入,因此一般情况下,正常饮食的人并不容易缺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8月3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