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谈天说地 |
前两篇说到了兰和兰州。
本文开头说到兰是蘭的简化字。涉及兰字的简化字不少,关系也有些乱。
闌是蘭去掉草字头,它被简化为阑。它的本义是门前的栅栏,引申为栏杆。又引申为纵横交错,如“瀚海阑干百丈冰”,又如“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引申为残,尽,晚,如夜阑人静,灯火阑珊。
由闌为偏旁的字不少,简化的结果却不相同。
加木字旁,欄,简化为栏。如栏杆、栅栏。
加提手旁,攔,简化为拦。如阻拦。
加火字旁,爛,简化为烂。如灿烂、腐烂。
上面的三个字,都把“闌”的部分简化成了“兰”。
加三点水,瀾,则与上面三例不同,简化为澜。如波澜不惊。杭州有文澜阁,系《四库全书》藏书之地。济南趵突泉边有观澜亭。
加金字旁,鑭,简化为镧。镧是第57号元素,稀土金属。元素周期表中有镧系元素,包括镧在内的15个元素都是稀土元素。
加文字旁,斕,简化为斓。如五彩斑斓,斑斓猛虎。
除了兰、栏、拦、烂四个字以外,其余一些以闌为偏旁的字都依闌简化为阑之例仅把門简化一下。这看起来有一些不规则,实际上体现了50年代汉字的简化,并不是专家们的创造,而很大一部分是自然简化的结果。兰、栏、拦、烂四个字,老百姓用得多,应当在民间早就这样简化,专家只是加以肯定罢了。而其余的那些,则是专家根据简化的规则,把作为偏旁的門简化为门的结果。
至于所谓二简把蓝色简化成兰色,蓝天写为兰天,把篮球简化为兰球,就有一些胡来。那时候,文化革命,怎么左就怎么来。真正的专家都还“靠边站”或者没有什么发言权。幸亏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主要报刊上就停止了所谓“二简字”的使用。但是,左的思想影响不能一下子消除,也拖了好几年才正式宣布“二简字”的废除。
然而,把蓝简化成兰,还是造成了至今未能消除,恐怕将来也难以消除的后果。那就是姓氏。
过去,有姓藍(蓝)的,也有姓蘭(兰)的。简化后,分别成为蓝和兰,也相安无事,不会弄错。“二简”以后,把蓝和兰混为一个姓。废除“二简”以后,有的蓝姓人改了回去,有些则没有改回去,仍然写作兰。有的两兄弟一个姓蓝,另一个姓兰。现在改姓名又是很难的事情。这个“烂尾”问题,恐怕要继续烂下去了。
(全文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