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绿豆与赤豆(上)豇豆

分类: 科学生活 |
豇豆、绿豆和赤豆是“兄弟”,它们都是豆科豇豆属下面三个主要的种。
豇豆又可以分成几个亚种,其中三个最主要:短豇豆、豇豆和长豇豆。我们现在作为蔬菜食用的豇豆是长豇豆。长豇豆是缠绕藤本,种植的时候需要搭架子让豆蔓攀爬。而豇豆则主要是直立草本,豆荚不超过20厘米,主要是吃它的种子。短豇豆也是直立草本,豆荚更短,也是食用种子。由于我国现在主要食用长豇豆,所以在很多地区也就往往简称豇豆。
小时候,在江南,长豇豆是夏天才有的蔬菜。放暑假在家里,母亲买回来长豇豆,我们小孩子就帮着摘,要把长豇豆的蒂和尖头摘去,然后把长豇豆揪成一寸多长的小段。为什么要揪而不是切呢?那时候市场上没有如现在这样很细很嫩的豇豆,都是很“粗壮”的,用手揪,就可以摘去两边那些过于粗老的纤维。
那时候,人小不懂事,心里想,这豆为什么叫“长江豆”,难道就是因为它特别长,形容它长得跟长江一样?后来才知道它的名称是长豇豆。
豇豆原产于非洲,但是很早就传进了我国。而且很早就特意为它新造了一个字:豇。这个字在宋代的字书《广韵》上就已经有了记录,可见那时候已经进来了很长一段时间。
长豇豆根据荚果的颜色可分为青荚,白荚和红(紫)荚3个类型。我们现在食用最多的还是青荚的。
在很多地方把豇豆称为豆角,不过称豆角容易误会,也有地方把芸豆称为豆角。正式一点的称呼还是豇豆或更准确一点是长豇豆。
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2008/06/215432yeglv7k0u29xtvto.jpg
市场上的豇豆
如今,长豇豆是一年四季都能够在超市里买到的蔬菜。这一方面是由于蔬菜大棚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是全国各地都在生产,现在的物质交流特别是全国蔬菜的交流非常频繁,所以几乎什么时候都能够买到长豇豆。
近年来,据说我国长豇豆种植面积维持在33万公顷以上。而且产量非常高。每亩产量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华北地区最高,正常年份在两吨以上;东北地区也接近两吨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地也在1300公斤以上。
嫩的长豇豆可以在开水里煮一小会,捞出后凉拌。成熟的长豇豆则可以起油锅翻炒后加水煮熟,把豆子煮烂即可。调料我只主张放盐和味精,这样能够吃到豇豆本身的味道。
过去,北方的冬天没有新鲜蔬菜,所以有人在长豇豆大量上市的时候,把长豇豆晒干(晒前先把豇豆放开水中烫一下),到冬天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与肉一起煮,也别有一种风味。
长豇豆在我国大概都是作为蔬菜来食用的。
豇豆的种子,营养也很丰富。干豇豆籽的蛋白质含量为26.6%,脂肪为2.4%,碳水化合物为58%,因而也可以作为食品。当然,也可以作为较高蛋白含量的饲料。
如今的豇豆籽,约95%产在非洲。豇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农村家庭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世界上至少有2亿人依靠豇豆作为蛋白质和能量的来源,豇豆对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长豇豆是把鲜嫩的豆荚和豆子都作为蔬菜而食用的,而赤豆和绿豆则只是吃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