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并”(2)并、並和併

分类: 汉语言与吴方言 |

杂说“并”(2)并、並(竝)和併
现在的并字,实际上是三个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整理异体”的结果。这三个字是:并、並、併,其中並字还可以写为竝。
先看并字的演化过程:
这是一个会意字。字形像在腿部把两个人连绑在一起,本义表示把两个或几个物体合并成一个。引申表示一并、一同。
我们现在常用并拢、合并、兼并、并吞等词。司法上的“并案办理”,数学上用到合并同类项,量子力学上用的简并态等等都是从这个并出来的。
总之,并字的初义是合,合并。
再看並字的演化:
这也是一个会意字。从二立,从二人并排站立会意。本义为并列、并行。隶化、楷化后作“並”。但是也有比较保守的使用者仍然写作竝。
《说文》:“竝,併也。”又说:“併,竝也。”就把竝、併两个字一样看待了。两个人合并在一起就是竝、並。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评价一个年轻人:“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並行也。”(我看见他(毫不谦逊)地坐在位子上,又与长辈们并肩而行)这里的“並”就是用的本义。
由並列引申为相等、对等、匹敌。如並驾齐驱;工业与农业並重、工作与学习並重等等。
用作副词,表示同时、一起、同等、都等义。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並怡然自乐。”《世说新语·言语》:“二人並有愧色。”又放在否定词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如“並不太热”、“並非如此”。
又用作连词,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学习並讨论”、“同意並支持”。连接两个子句的连词,並且。
并是合并,並是並立,旁靠。在过去的著作中,并和並大致是这样分开的,但有时候也常常混用。而併字用得较少,往往只用于合併等词。
如今汉字整理时,“竝(並)”、“併”均作为“并”的异体字被淘汰,只剩下一个并。在古文献中,“並”与“并”,还有“併”,或通或分,关系复杂。专家们说,类似的情况仍需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