馇(ch)粥
(2019-08-12 07:35:34)
标签:
煮粥馇猪食搅拌玉米面 |
分类: 谈天说地 |
馇(chā)粥
普通话书面语“煮粥”,吴方言曰烧粥或“笃粥”,广东人称煲粥,河北人称“熬粥”,东北的许多地方则称chā粥。
年轻时在东北待过多年,一直口称cha粥,却从来没有想到是哪个字。日前在《新华字典》上看到了这个馇字。该字典对此字的解释非常简单,就一句话:“馇,chā,拌煮猪狗的食料:馇猪食”。
拌煮猪狗的食料称馇猪食,这是绝没有问题的。我在上一篇博文《我食用过的锅》中说过“与大多数北方农村一样,我们睡的是火炕,灶台在外屋”,灶上就一口大锅,煮饭烧菜都是它,馇猪食也是它。如今这个时令正是东北草地上草籽要成熟的时候,打来的草籽在锅里一煮,是让猪增肥的好饲料。
《现代汉语词典》对馇字的注释要多一个义项:“馇,chā,①边拌边煮(猪、狗的饲料:馇猪食。②<方>熬(粥):馇粥”。该词典认为馇猪食是普通话语汇,而馇粥是方言语汇。
《汉语大词典》也是边煮边搅和熬(粥)两个义项。
煮粥,大多数都是用颗粒状的米来煮的,有大米粥、小米粥、玉米chá子粥(玉米chá子,东北方言,或称棒子chá,就是经破碎的玉米粒,较大的称大chá子,如小米粒大小的称小chá子,有人写为米字旁加查,字库中未找到)、高粱米粥等或者几种米混合煮粥。
有些人煮粥时怕粘锅底煳锅,就不停地用勺子或铲子搅拌,搞得很吃力。这大概就是东北人把煮粥叫做“馇粥”的来历。馇虽然是一个后起字。它的本义就是边煮边搅。
其实,用米煮粥是不要搅拌的。放好了米、水,大火烧开,换小火慢慢熬就行了。千万不要在烧开后搅拌,烧开了再搅拌就会煳锅。不搅拌换小火慢慢熬一般是不会煳锅的。现在用电饭锅和电压力锅都很方便,特别是电压力锅,最为方便,放好米、水,定好时,一开电门即可,完全不用管它。
但是,有的粥是一定要“馇”的,也就是一定要边煮边搅。那就是用面煮粥,北方人多煮玉米面粥、小米面粥。那就没有办法,只有不停地“搅乎”,所以,做这样的粥辛苦得很。北方人所谓“馇棒子面粥”,那真是“馇”。
过去,日子穷,还有许多比较糟糕的粥,如地瓜面的粥、杂活面的粥,加进去菜皮、野菜的粥,那都是需要“馇”的,就不去说它了。
不过,在大冬天,吃(应当说“喝”)一碗热热甚至烫嘴的棒子面粥,加一些咸咸的咸菜疙瘩丝,那滋味也还是很不错的。
刮了两天台风,风雨一下子把暑气吹得一干二净,说冬天的喝热粥,大概也不会看得满头大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