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题方案
(2011-07-20 18:08:13)
标签:
实验方案 |
分类: 教育科研 |
1、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提出新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教改的需要,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2、新时代的人材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材,而人材创新精神是在大量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形成的。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没有问题和没有情境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贴进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课题实验的可行条件
1、新的国标本苏教版实验教材已经问世了,为新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现实可行的素材。
2、学校的硬件设施,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为实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现行的教育气候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课题的实验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研究目的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品质。
2、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总结教改过程中的先进教学经验。
四、研究内容
1、探究课堂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①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体验,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要求。
②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探究性的活动。
③教师转换了角色。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课堂的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2、探讨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活动课程是新时期数学教学新开辟的又一个空间,它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
3、探究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相结合的途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研究原则
1、合作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需要在一定的生活情境里学习数学、展开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时刻关注着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因而合作包括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两个方面。
2、发展性原则。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一个发展中的课题,应用发展的眼光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完善它。
3、客观性原则。实验、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应客观真实,尽量排除主观因素。
六、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育才小学2001届一班学生
2、实验时间:2001年9月——2005年7月
3、实验方法:
①调查法:编制调查表及问卷,对学生喜爱的科目、课型、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个案调查。(问卷见附页)
②对比法:对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应用适当的测试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
③经验筛选法: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学习,总结出适用自己的措施和可供他人借鉴的方法。
④文献法:通过理论学习、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来研究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方法。
⑤实验法:通过等组实验,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来实施课改实验。
4、实验步骤:
本课题实验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在每一年段结束后,运用评价手段检测实施的效度。
⑴2001.9——2002.7为实验准备阶段,主要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和新教材的编排思想,探讨实施“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体验数学”的思路与设想。
⑵2002.9——2004.7为实验研究阶段,主要进行课堂数学实践,探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途径。
⑶2004.9——2005.7为实验验证阶段,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是否有效、可行,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先进的教学经验。
5、实验主要措施:
⑴利用生活素材呈现。有意识地捕捉一定的生活信息、素材,把它们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呈现的内容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⑵借助生活经验解决。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给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是学生非常熟悉或曾经经历过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解决的正是与我们联系密切的生活问题。
⑶再现生活情境创新。当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⑷用故事导入情境。故事是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故事叙述的内容能勾起学生已有情境表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⑸借助动手操作获得直观感受。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七、实验途径
本课题的实验采用教育专家、学校领导与第一线实验者三结合的形式,对课题设计、实施策略及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定期学习、研究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八、实验成果表达形式
1、实验汇报:①每学期上一节实验研究课,②结束时上实验汇报课,③实验资料,④业务学习笔记。
2、实验资料:①实验计划,②实验备课,③调查问卷,④情况分析,⑤实验报告或总结。
3、邀请上级领导专家们进行鉴定、验收。
样本班基本情况调查表
|
一年级班级数 |
|
样本班名 |
|
||||||||||||
|
一年级学生数 |
|
样本班学生数 |
男生 |
||||||||||||
|
女生 |
|||||||||||||||
|
样本班学生入学年龄 |
不足6岁 |
6—7岁 |
超过7岁 |
||||||||||||
|
学前教育 |
上过3年
幼儿园 |
上过2年
幼儿园 |
上过1年
幼儿园 |
没上
幼儿园 |
|||||||||||
|
样本班学生 |
文化程度 |
大专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文盲 |
|||||||||
|
家长情况 |
职 |
公务员 |
工人 |
农民 |
知识分子 |
其他 |
|||||||||
样本班实验反馈调查问卷
一、回答下面的问题,你喜欢哪一个答案就在它前面的□里打“√”。
1、你最喜欢哪门学科:
□语文
□美术
2、数学课上你喜欢:
□听讲
□讨论
3、做数学题不会时,你喜欢:
□想老师教这一知识的情景
□问家长或同学
二、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节数学课,课中有哪些活动使你难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