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PacBio的准确度?(测序偏好性)

(2015-05-04 10:09:48)
标签:

pacbio

准确度

测序偏好性

分类: 技术文章

第二讲:

2. Sequence Context Bias测序偏好性)

以上的讨论还仅仅限于那些容易被测到的DNA序列。事实上,许多测序方法由于自身技术及原理的局限性,对于某些序列或者极端的碱基组成无能为力,所以对于这些区域,准确率是0%

尤其对于极端AT-richGC-richDNA,高度重复序列,长同型核苷酸延伸(long homonucleotide stretches)等区域,许多测序系统完全测不到或者测序质量不好。同样,回文序列在这些测序平台中也无法被测到,因为回文序列DNA在样本制备的扩增阶段就已经丢失了6。基因组上这些区域往往缺乏coverage,得到的测序结果不完整,导致基因组拼接时contigs片段化严重,有时甚至会丢失掉10%以上的基因组7,8,这无疑妨碍了全面鉴定DNA序列以及对于完整基因组的构建。

SMRT测序并不会表现出这种序列偏好性,在整个基因组的表现都非常稳定,即便是那些被认为非常难测的区域。这一优势可被用于close那些其他测序平台上产生的gaps。一个极端的例子可以用来证明SMRT测序的无偏好性,那就是对数千个碱基组成的100%GC含量区域的测序:CGG三核苷酸的重复会导致Fragile X 综合征10(见图5)。同样,因为SMRT技术在样本制备时无需扩增,也不会收到回文序列的影响。 

http://s8/mw690/002mgBnTty6RZVkko1V1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