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规测序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2012-04-27 13:29:57)
标签:

杂谈

1.测序结果中出现套峰的原因是什么?

模板或引物因素都可能导致套峰的出现,可能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测序引物在模板上有两个结合位点。

2)模板不纯,如质粒或菌液为非单克隆,或PCR产物为非特异性条带。

3)模板序列存在特殊结构,如Poly结构、发卡结构等。

4)引物降解、不纯或特异性不好。

2.样品在送测前已鉴定过存在插入片段,为什么测序结果却显示为一个空质粒?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鉴定过程中出现假阳性。插入片段的鉴定主要是采用PCR和酶切两种方式。由于PCR反应受多种条件影响,在鉴定过程中易产生假阳性,相对而言,酶切鉴定的结果更为可信。

2)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单独地对合作伙伴的样品进行特定条件的培养,所以插入片段可能在培养过程中丢失。直接提供质粒虽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由于质粒制备上的问题,测序的成功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3. 当DNA片段很长时,如何获得全长序列?

若DNA片段在载体上,可用载体上两端的引物同时测序,通过拼接获取全长序列。若通过两端引物同时测序仍没有overlap,可进行Primer Walking,即在已测出序列的450~500个碱基处设计测序引物进一步测序,从而测通DNA片段。

详见美吉生物网站:http://www.majorbio.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