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范成大的田园诗
(2013-05-15 13:23:31)
标签:
教育 |
浅析范成大的田园诗
上下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它成为了东方富庶之国。诗的创作历史亦悠久的,从诗经、楚辞,到唐宋的诗歌,再到明清时期文学······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与长河般的诗的进程,碰撞出了许许多多的诗的体裁。田园诗成为了诗的体裁的主要体裁之一。千百年来,以田园农事作为歌咏对象的诗人不知凡几,成就卓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却寥若晨星,范成大则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曾长年在各地任地方官,周知四方风土人情,诗中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例如他描写民生疾苦的诗,继承了唐代杜甫及元、白、张、王新题乐府诗的传统,且以写法新颖生动而别具一格,像《后催租行》中借老农之口所说的“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手今年次女已行媚。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语气冷峻,但批判现实的力度并不亚于白居易诗的大声疾呼。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和田园诗。
一、范成大田园诗的主体内容
因为少年经历了生活的辛酸,奔波于农田泥土之中,忙碌于田野水地之间,后长年任地方长官,所以他深知四方风土人情,也很了解农民、农事、农情,这就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大量素材,丰富了田园诗的创作题材。在这些诗作中,他一反田园诗以表现闲情逸志为主的传统写法,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江南田园风光的优美画卷,而且描述了农民艰辛的生活及勤劳淳朴的美德,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农家生活的欣羡。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梅子泛黄,菜花飘香,蜻蜓蛱蝶飞舞,衬托出农舍的静谧。初夏江南景致,被表现得色彩夺目,生机蓬勃。范成大的田园诗恬淡素雅,淳厚自然,以反映农家生活为主,退居石湖以后,他写成的《四时田园杂兴》、《腊月村田乐府》不仅是诗人最广为传诵、最有影响的诗作,也堪称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二、范成大田园诗的创作思想
范成大的思想既有儒家的“仁政”和“爱民”思想,又有道家的“顺应自然”思想,他认为想要富国强兵,就要省徭役、薄赋敛。因此,他在任职时,整顿军备,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解除士兵疾苦。如他的《四时田园杂兴》有不少描写农民生活艰辛的诗句,像“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牋诉天公休掠剩,半赏私债半输官”之类。第一句描述了妇人通宵织布,可官吏却催税催得非常急,第二句也是描写农民又要缴税又要被官吏欺压的艰辛,表现农民的艰难困苦,统治者的残酷统治,表达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批判。正是他的“儒道合一”的思想,使得他的田园诗内容不再单调,题材不再单一,情感表达也更深刻。
正是因为如此,范成大不仅能极尽全力把山川田园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而且在山光水色、竹篱茅舍的图画中穿插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人反映了历代田园诗人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大胆地揭开历代文人给农村生活所赋予田园般欢乐生活的假面纱。在生动描述江南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现农村各个侧面生活情形的同时,把对江南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赋予闲适静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田园诗以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是范成大田园诗的空前创举,也是范成大超越前人田园诗的地方。
三、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范成大的田园诗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较前人大为突破,在形式、风格上,他也有所创新。
范成大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诗的节奏、诗的语言、诗的形式。首先,在诗的节奏方面,范成大的田园诗每首有四句,基本上都是隔行押韵,念起来音调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富有鲜明的节奏感,给人以音乐的美的感觉存在,如:“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这首田园诗有四句,一、二、四句隔第三句押韵,且“牛宫”、“巵酒”、“豚蹄”等词的运用,读来琅琅上口,节奏鲜明,又富有趣味。整首诗读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使我们读后有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其次,在诗的语言方面,范成大诗的语言辞藻丰富华美,诗歌色彩鲜艳,形象华丽,即用一种绘画似的美的文字表达人情底绪中的意境。如《四时田园杂诗之春日》中的一首诗:“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描绘的是一幅幅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图,绘出了美妙的田园风光,绘出了农民的闲适生活,也绘出了深刻的现实问题,让我们在品读其田园诗美好之处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最后,在诗的形式方面,范成大的田园诗结构严整,都为七言绝句,从诗歌的外在形式上给人的视觉以和谐、匀称、整齐之感。范成大的田园诗结构、形式整饬严谨,给我们一种庄重、和谐的美感,这正是他的田园诗的建筑美的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