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发平VS王传福:两个中南校友的新能源之争
(2011-06-16 19:57:43)
标签:
汽车王传福中国比亚迪钟发平科力远st春兰股票 |
在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书记刘迪的办公室墙上,高高挂着几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25年前
任辅导员时与13个学生干部的合影。这张照片中有5个人目前在比亚迪,王传福是第三排左边第二个,第二
排左边第三个起依次为:王念强,副总裁;王慧明,第1事业部总监;刘军,第18部事业部总经理;宫清,
研究院院长。图/记者殷建军
财富圈那些事
让我们先拽一句西方的著名格言:“你知道多少知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
1968年,在耶鲁大学的一间密室里,小布什虔诚地亲吻一只骷髅头。从此他成为美国精英圈子“骷髅会
”的一份子,在后来的总统选举中,他得到了这个圈子里精英们的鼎力相助。
中国富豪也正在形成自己的群落,这些圈子或松散或紧密,个体纳入集体,就会形成严谨的合力。与圈
子的紧密度,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事业的高度。
本期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频频在各种财富榜上露面的一些企业家,他们有着共同的烙印——来自中南大
学。
进入21世纪,在各种财富榜上,中南大学突然变得很红,中南系富豪频频现身。据中南大学校友总会提
供的一份材料显示,中南大学校友亿万富豪总人数列居全国第六,在中西部省份大学中名列第一。 而且,
自2009年开始,中国首富就与中南校友扯不清干系。
2009年,王传福以58亿美元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成为内地新首富。两年后,校友梁稳根当选新财富
500首富。今年5月,比亚迪的IPO申请获得通过。回归A股,“比亚迪之父”王传福的财富有望在6个月内增
加240亿,再超梁稳根。
据不完全统计,经常出入各种富豪榜的中南系企业家还包括,三一集团的唐修国、毛中吾等,比亚迪副
总裁杨龙忠,粤泰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杨树坪,深圳金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立荣,中科智集团董
事长张锴雍,山河智能
但相对于活跃在中国企业界的数以百计的“中南军团”,这些富豪榜上的常客只不过是冰山一隅而已。
他们是同龄人,1966年分别出生于洞庭湖和巢湖之滨;他们曾先后在中南大学求学,都是冶金系物理化
学专业的毕业生;求道麓山的四年,使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充电电池技术,并成为这一领域的技术达人;在新
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中,他们分别跃升为镍氢电池的领袖和锂电池大王,镍氢与锂电之争,至今难分高
下……
钟发平与王传福,两个中南大学校友之间的博弈,主导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路径抉择。
求道麓山,他们选择了同一条路
1966年2月,王传福出生在安徽巢湖无为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同年8月,钟发平在洞庭湖边的湖南省
桃源县呱呱坠地。没有人会想到,40年后,相隔千里的两个孩子会相继成长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龙头企
业的领导者。
1981年,年仅15岁的钟发平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两年后,王传福也进入中南矿院,成为
他的“师弟”。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冶金系。
1985年,中南矿冶学院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钟发平从中南工大本科毕业后,考取了本系的研究生,继
续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后,考上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而1987年从中南工大冶金物理化学系本科毕业
后的王传福,则进入了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继续深造。
中南矿冶学院坐落在长沙市岳麓山下,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
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这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并于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
学行列。钟发平和王传福,就是在这所拥有强大的学科背景的高等院校第一次接触到了电池科学,并为他们
未来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中国香港风险投资公司汇亚集团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王干芝所言:“王传福是我见到少有的非常专注
的人,他大学学的是电池,研究生学电池,工作做的还是电池。”王传福如此,钟发平亦如此。
创业
电池业挺入“中国制造”时代
在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王传福师从著名专家李国勋。1990年,王传福留在中科院北京有色金
属研究总院工作。
次年,获得武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的钟发平也进入了中科院系统,继续从事先进电池材料的研究。1993
年,钟发平被聘为清华大学现代物理学副教授。随后,钟被借调到国家储能材料工程中心暨镍氢电池中试基
地,负责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镍氢电池生产关键技术及成果转化。
这几年,正是钟发平和王传福在技术上的飞跃期。“师出同门”的王传福和钟发平,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电池产业作为创业的方向,不仅成为这一领域的“技术狂人”,而且先人一步,闯入了新能源产业的“蓝海
”。
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成为总经理。1995年2月,王传福
决定辞职单干。借了250万元钱,王传福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成立了日后风光无限的比亚迪。
王传福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镍隔电池的电芯生产。比亚迪很快打开了低
端市场,成立当年就成功卖出了3000万块镍镉电池。
而时任国家镍氢电池中试基地总工程师的钟发平,也敏锐地看到了镍氢电池的广阔市场前景和利润增长
空间,但其关键材料——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却长期受到外国企业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封杀。1997年,钟发平带
着自己的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技术专利回到湖南,开始了创业之旅。
分歧
校友博弈主导产业方向
2000年,王传福不顾非议,毅然投入巨资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于该年
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短短几年,比亚迪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
商,王传福也被公认为“电池大王”。
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王传福任董事长,同年公司更名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
司,短短数年时间,比亚迪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先锋。
钟发平也开始了从电池材料生产商向下游终端产品先进电池的强势拓展。2001年,钟发平创办了湖南科
力远
力电池等产品,并迅速杀入国际市场。2008年,钟发平将电池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实现了从泡沫镍到镍氢
动力电池的产业链整合。
科力远与香港超霸合资成立科霸科公司,潜心开发镍氢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包,更是彰显了钟发平意欲在
未来的新能源产业成为先行者的野心。目前,科霸公司生产的镍氢汽车能量包业务正在进行车载检测。
工信部组织起草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草案提出,2020年国内混合动
力汽车的产销规模要达到1500万辆左右,为汽车用混合动力电池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但是,在王传福和钟发
平分别“押宝”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的同时,汽车产业界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锂电与镍氢的路线之争一直没
有平息。
一直以来,装备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都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过渡车型,特别是在2010年6月初
国家四部委发布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中,将除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之外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都归
结到了节能车类别中,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主要为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组的镍氢电池生产企业不
再被投资者看好。但钟发平认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等技术各有长短,目前铅酸电池仍是主流,
占全球电池销售量近50%;铅酸电池和镍电池的商业化无疑走在前面,而锂电池的产业化、市场化尚不成熟.
方向
难分高下,路径之争镍锂并举
2009年7月底,比亚迪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户长沙,比亚迪新能源研究院的同时落户,意味着王
传福将新能源之争的战线直接推到了钟发平的家门口。一年之后,在股神巴菲特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共
同见证下,比亚迪纯电动客车K9在比亚迪长沙基地顺利下线。
从目前来看,钟发平的科力远“着眼于当下”,将巨额资金投向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项目,算是踏准了
市场节奏,投资收益值得期待;而王传福借助比亚迪汽车的能量,却直接将锂电池的产业化步伐大大提速。
甚至有人预言,新能源汽车有可能“跳过”镍电阶段,直接进入锂电时代。但钟发平则坚持认为,虽然锂电
池已经成为了纯电动汽车装备的主要动力电池类型,但是未来大部分普通混合动力汽车仍然会选择廉价的镍
氢电池。
路径之争没有高下之分。事实上,由于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摇摆不定,镍电与锂电的两大巨头已经不再坚
守“非此即彼”的方向争端,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和产业领域的相互渗透。2010年初,钟发平的科力远联合母
校中南大学等单位,共同筹建的“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开展镍系列电池材料研究的同时,
开展着力锂系列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储备。
2011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了比亚迪发行A股的申请。王传福与钟发平,又将在A股市场上
短兵相接。
1999年7月,钟发平的力元新材料公司实现了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规模生产,并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成
为全球第5家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厂家。接着,钟发平又一举拿下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高强度超
强结合力型泡沫镍的专利,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基地,全球1/3的镍氢电池关键材料写上了“中
国制造”。
但是,掘到“第一桶金”之后,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王传福和钟发平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条
技术和产业路线。
[记者手记]
2009年起,中国首富就与中南校友扯不清干系
中南大学领先的技术创新实力孕育了一大批技术型的企业家,而资本市场独特的集聚效应和杠杆效应,
则给了这些企业家们呈“几何式”发展的可能。王传福、钟发平乃至梁稳根、何清华等中南知名校友,正是
在创业成功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企业资本化和证券化。借力资本利剑,他们迅速实现了由产业创富到
资本聚富的跨越。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主板上市,36岁的王传福拥有的股份市值达1.52亿美元,首次进入了《福布斯》中
国富豪榜,排名41位。2007年,比亚迪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行情,资讯,评论)公司在香港主板分拆上市,
王传福的财富净值增长到10.6亿美元。2008年,巴菲特宣布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使得比亚迪
股价暴涨,王传福更以58亿美元的身价成为2009年的中国首富。2010年,由于公司汽车业务增速放缓和业绩
下滑,比亚迪H股股价一度下跌三分之二,而王传福的身价也大幅缩水。
王传福的校友梁稳根同样是借助资本平台实现事业和财富登顶的民营企业家。2003年7月,三一重工
(60003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上市之后,47岁的梁稳根以持股市值约25亿元成为“湖南首富”。
2009年11月,三一国际(行情,资讯,评论)(重装)在香港上市。三一重工A股和三一重装H股的总市值超过1500
亿,在《新财富》前不久发布的“2011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梁稳根以500亿元的身家成为新一届首富。他
不仅是该榜发布以来首个A股制造的首富,也是首个来自内陆省份的首富。
2011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议通过了比亚迪发行A股的申请。比亚迪计划发行不超过7900万股A股
,拟募集资金21.92亿元,并计划在深交所上市。有乐观者估计其发行价有可能站上50元大关。如果比亚迪
A+H股联袂上涨,王传福很有可能重新夺回中国内地首富的宝座。
而王传福的“竞争对手”也在发力。三一重工或将在6月份登陆港交所,一旦成功,不仅三一重工将成
为三一集团在港交所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梁稳根的财富也将再次大幅增长。
可以预计,借力资本的利剑,两名中南校友之间的首富之争也将愈来愈精彩。文/记者张冬萍
鱼跃龙门点评:下周将迎来比亚迪的到来。非常期待,三大新能源巨头:科力远、比亚迪、ST春兰即将联袂上演。看好科力远、春兰。混合动力是必须推广,而且马上能上,安全稳定。电动车车能拿出手的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