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写法
(2012-10-20 11:02:21)
标签:
文评文艺评论六艺联盟邹城文管邹城编导教育 |
分类: 编导咨询 |
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
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受;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譬如《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很高的评价,有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之说。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而不是像茅盾那样运用正确的观点作深入研究,就不可能写出那样精辟深刻的评论来。
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
微型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一般的议论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不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水浒》这部作品评论的角度和评论点很多,茅盾确定了两个评论点,一是其人物描写,一是其结构,“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以及全书的结构不是有机的,局部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就是作者观点(评价),没有这样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
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红楼梦》”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红楼梦》凤辣子的语言特征”就容易下笔了。
观点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对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在文艺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引出来的,如《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对《水浒》人物描写第一个特点的揭示就是这样的,有的是一开始就明确提出的,如茅盾对《水浒》人物描写第二个特点的揭示就是这样的。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