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第一大天坑——沧源天坑

(2015-08-24 13:58:14)
标签:

杂谈

     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是溶洞坍塌或地表水流入地下时溶蚀而成。http://ww4/large/80c106b5gw1evdnr2v43xj20ju0ewgn0.jpg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在崖画谷风景区发现了一处大规模天坑群。 该天坑群位于沧源县崖画谷风景区中段半山腰,海拔高度1300米,属糯良乡班考村地域范围。在全长13公里的山路沿线,我们共看到6个蔚为壮观的天坑,其中直径最小的50米,最大的有200米,坑与坑之间空中最短距离仅为300米,最长的也只有1500米,并且均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犹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散落在青山碧水间。 在直径为200米,深度为150米的最大天坑里,我们看到四周崖壁耸立、古木参天,坑底董棕直插云天,欲与天公试比高,还有一丛丛生长茂盛的野香蕉,吸引着三五只松鼠,为天坑增添了无限生机。 如此大规模的天坑群被发现,在沧源尚属首次。据该县地质专家分析,天坑群产生的原因是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岩溶特征明显的地质构造,在经历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后岩层变得疏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雨水的侵蚀,致使疏松的局部岩层下陷,天长日久形成了天坑。这一说法跟我们在坑里看到的景象不谋而合:天坑四周被高山石壁环绕,但坑底却只有少量积水,说明天坑发育时间不是很久远,许多积水都从岩缝间渗到了地下。坑壁以垂直管状形态耸立,坑底植物繁多,在天坑周围时而俯瞰、时而远眺、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博大之时,不禁浮想联翩。http://ww2/large/80c106b5gw1evdnsa4eh8j20uk0h6qci.jpg      相传很多年以前,明良寨一个叫“达那”的佤族奇人,寻找岩蜂时发现了“天坑”,他回来告诉寨子里的人:“我知道崖画的山门,我可以把它打开”,但寨子里的人怕开了门后会出来一些鬼怪害人,不敢让他开。后来,这个奇人吃了长在天坑边的酸杆菜后得了狂病。他发现的这个天坑被称为“崩达那天坑”。后来,陆续有第二批,第三批人下天坑,打猎、砍董棕树做甄子。李三橇说,最大的天坑深有235米、直径有200多米,洞里有湖泊、沙滩、暗河、瀑布,石笋、石钟乳等。在全长13公里的山路沿线,共有6个大小不一的天坑,犹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散落在青山碧水间。http://ww2/large/80c106b5gw1evdnsndqt4j20k00dc77k.jpg      天坑洞口宽大,长满野草。一眼望去,周围的山峰都低于天坑,不用 “会当凌绝顶”就可“一览众山小”,好奇妙的感觉!只是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沧源旅游局在天坑四周围了一圈水泥柱,一块警示牌,燕mm和我几乎是“挪”到水泥柱子旁,就打死都不敢往前再走半步。两只美女长颈鹿,凸着眼球看天坑,这才真叫吸引眼球呢。

果然,在最大天坑里,我们看到崖壁耸立、古木参天,坑底董棕、桫椤直插云天,欲与天公试比高,还有一丛丛生长茂盛的野香蕉,吸引着三五只松鼠在玩跳高。燕mm和我喜不自禁。李三橇憨厚的笑着说:还有猴子、马鹿、狗熊、野猪、岩羊、孔雀等飞禽走兽,洞外有的,坑里全有,洞外没有的,坑里也有。哇,天坑可真是动物们的桃花源啊。http://ww3/large/80c106b5gw1evdnubn4zhj20m80ergp2.jpg     老芋头观望良久,像圆桶一样陡峻的天坑,最终打消了他的冒险念头。李三橇说,下天坑,要在冬季,这样更安全。他掏出手机,给我们看他下天坑所拍摄到的图片,有一张天坑洞壁上的画,与崖画非常相似,1人2牛1狗,非常神秘。

http://ww1/large/80c106b5gw1evdnuocl9cj20et09jgns.jpg     沧源天坑由岩溶地貌发育而成,岩上有层薄土,因而色彩丰富,和腾冲火山坑完全不同,火山口的坑完全就是灰头土脸的。

     老芋头说,天坑就像个美女,光拿眼睛看不够,一定要亲密接触才能打消惦记。http://ww2/large/80c106b5gw1evdnvxp1bsj20xc0m9n7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