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末料以强势震荡为主   确定性主升浪应在明年

(2015-12-20 19:29:16)
标签:

大盘趋势分析

股市周评

分类: 大势趋势分析


     
、本周主要观点:

  1、在上周周评里我对大盘的看法明确提示过——本周市场处于持续缩量阶段,下周又进入敏感密集时间周期,短线又将面临上下突破选择。量(基本处于地量水平了)价(下面就是重要的支撑位)时(下周集中了很多重要时间窗)空(上有压力下有支撑,不可能永远这么盘整下去,必须有变盘方向产生)下周都再次到了一个临界点,外加消息面上下周又是较为集中,因此可以把下周看作中短期的重要变盘时点。就看市场如何选择方向了(也看主力资金会怎么运作)!如果下周上证指数连3390都无力跌破,甚至放量上涨,说明空头能量接近衰竭,这是明确的跨年度行情即将启动的重要信号(可谓该跌不跌理应看涨)。

结果本周一低开高走放量大涨,而当天最低点是3399点,完全符合了上周所说的——如果下周上证指数连3390都无力跌破,甚至放量上涨,说明空头能量接近衰竭,这是明确的跨年度行情即将启动的重要信号(可谓该跌不跌理应看涨)。

2、市场基本上已确认进入跨年度行情,但未来一二周估计还会有震荡反复。

①上周末提到过如果下周上证指数连3390都无力跌破,甚至放量上涨,说明空头能量接近衰竭,这是明确的跨年度行情即将启动的重要信号。本周一各大指数低开高走出现标志性放量中大阳线后下半周进一步放量上涨,各大指数周线都是阳包阴组合,这是多头发力的显著标志,而经过本周的放量大涨后,大概率12月各大指数月线也会收阳线,除创业板指数是四连阳外,其余各大指数都是月线三连阳,这都是跨年度行情已经提前确认的显著信号。但由于各大指数都还面临着11月份最高点的压力需要消化,外加临近年底未来二周还有一些资金供给面上的不稳定因素(下周还有最后一批老办法的新股申购,而最后一周也有一些企业或机构的结账资金和银行年底过桥资金会证转银净流出),所以未来二周最理想的走势依然是维持强势震荡或者再主动回踩洗次盘,然后等到元旦过后再发力向上有效突破上台阶。

②上证指数60天线是近期的主要中线支撑位。上一次11.30上证指数大跌时最低点是3327点,而这个位置是早就提前预测过的0.5黄金分割位调整目标位(2983-3673的0.5调整位置在3328点),同时当天的60天线在3343点,可以算是60天线和黄金分割位的支撑共振效应。而本周一60天线在3397点,当天最低点见3399点后就强力回升,是60天线强支撑效应的第二次体现,同时也意味着市场逢低吸纳买盘很积极。因此市场如无突发性重大利空,大盘再跌破60天线的概率已经很小(本周五60天线已经上移到3427点,按照每日8点速度下周大概在3435-3467一带,也就是说3450附近再跌破的可能性不大了)。另外本周一中阳线出现后,之后两天上证指数分别在3496和3506获得支撑,外加10天线本周五在3507点,因此又可以预料3500附近已经成为短线走势上的重要支撑位。也就是说,60天线和10天线已经成为主板市场的双保险支撑位。如果年末最后两周还有快速洗盘或者短线急跌调整的话,可以把10天线和60天线视为逢低吸纳的绝好机会(大概率3530-3550附近下周还是会再见到的,至于能不能再跌到10天和60天线就不太好去精确预测了)。另外下周二是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重要之一,属于敏感日和变盘日),下周三是新股发行日,所以有很大概率下周一和下周二市场会见到相对高点或者低点(如果下周一、二继续惯性冲高,则下半周冲高回落概率很大,反之如果下周一、二主动调整洗盘,则下半周大盘会再度冲击11月前高位置)。

③我和市场预期两个不同的看法:一是各大券商目前基本上都已发布了明年预测报告。普遍的看法是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下限2800-3000点,上限4000-4300点。按照往年的规律看,券商报告的一致预期往往都是错误的(要么下限错,要么上限错,另外还记得去年底的时候舆论都在极力追捧大票说持有两小板是满仓踏空吗?)!既然市场已经很难跌破2800-3000点,那么明年的最高点大概率不可能只有4000-4300点,多数情况下会再见4500-5000点甚至更高位置。

二是几乎所有的券商报告依然在建议明年强烈推荐成长股,低配蓝筹股。而我却认为明年要相对均衡配置(2014年12月12日的周评中有段结论的原话是——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已经比主板市场提前进入到第三主升浪(其第二调整浪为4个月),因此明年依然相对更看好小盘股行情。尽管二季度也许也会和主板出现同步调整,但也许那个阶段调整只是第三主升浪里的三浪2调整而已,之后还会有更激动人心的三浪三主升浪的。这可能是目前我和大多数券商策略报告的最大不同之处吧(他们都极力鼓吹明年延续主板大牛市,很少提及创业板中小板行情也许比主板行情级别更大的)!总之,一句话,明年主板和小板都有机会(二季度要小心提防主板的第二浪大调整风险)——去年的上述这段一字未改,早就预测了2015年是小票的大年和二季度会有大调整)。

理由很简单,主板各大指数明年起有望进入三浪3主升浪(上证指数6124-1664是大A浪,1664-3478是大B浪,3478-1991是大C浪,1991-5178是三浪1,5178-2983是三浪2,2983开始三浪3),而两小板指数明年大概率是三浪5(以中小板综指为例,我2014年12月中下旬在年度预测中就明确预测中小板指数2015年会进入三浪三主升浪,那时候多数券商都在喊买小票没戏要买大票,结果中小板综指的三浪三从4013点一路涨到18437点,整整涨了4倍多,当然对于创业板能涨7倍也没预料到,但A股历史上的三浪三经常有6倍升幅的,比如325-2245、998-6124——)。而究竟是三浪5强势还是三浪3强势,这个在历史上不太好说(取决于5浪是否出延伸浪),但波浪理论里通常是只把第三浪称之为主升浪的(其特点就是不断的出现缺口、巨量和长阳),所以均衡配置在2016年非常非常的重要(小票明年也还有行情,所以怎么配置看个人偏好吧。但记住我说的明年主板开始进入三浪三主升浪这句话就行)!

最后再说一个历史规律吧,权当是我提前对2016年、2017年的提前预测!A股市场自从1990成立以来就有个很大特点就是主板市场10年一次超级大牛市周期,其主升浪集中在6、7两个年份——比如1996、1997,2006、2007两次超级大牛市,都是当时大家认为不可能领涨的东西终结大牛市的,96、97是长虹和发展成为龙头股,当时长虹的市盈率只有3-5倍,大家也认为是传统行业、盘子大炒不动,结果是长虹和发展都涨了10倍。2006、2007年,当大家都在热炒小盘股时,半夜印花税彻底改变了市场主线,结果是银行股、宝钢等蓝筹股成为6124点的终极结束者。我前两年就预测过主板市场到了2016、2017会再现超级大牛市,但2014年的提前牛市差点让我怀疑了自己的预测,但5178-2850的大暴跌,使得市场又重新回到了其原有的节奏中,即2016、2017年将是主板市场的超级牛市年!

至于很多人会以创业板去年的大牛来驳斥这个观点,认为小票依然是最美的,大票依然没戏,那是无视周期的重要性。不要忘了,并不是每个10年里只有6、7是大牛市,其他时间也有,但就是小票的天下。比如1993-1994的上海、深圳本地股行情?1999-2001的科技股泡沫?不都是小股票的天下吗?1996、1997和2006、2007主板大牛市初期其实也是从1995和2005年就开始的,初期也是超跌股、小股票的天下,但一等到中后期大龙头彻底启动和趋势确立,小票就开始严重分化了(很多小票都提前见顶,直到牛市结束也没啥他们的表演了)。所以行情的每次展开就是如此的循环往复:先是超跌股、小盘股天下(容易控盘和获得暴利),然后是成长股天下(容易讲故事和业绩证伪),最后是蓝筹股的天下(既有很高的安全边际又容易大资金进出吞吐)。

重要的话无需说三遍,强调一遍就行了:2016年也许依然是大票小票都有机会,随你自己的偏好去如何配置吧。但主板指数进入三浪三主升浪这点是可以基本确定的(不会选股的买指数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主板指数未来能涨多高下周有空再仔细测算下),两小板指数2016年大概率会进入三浪5末升段,创新高估计是大概率事件,但最终能涨多高不好预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你还指望二年涨7倍的创业板指数2016年还能再涨几倍?最后再强调一下,2017年还一味满仓小票的人也许会死得很惨很惨很惨(也许比今年7、8月大暴跌结局更惨)!——再结合注册制的实施周期,是不是所看似有巧合的东西其实最后都逃不过历史的周期?

二、综合结论:

1、如果下周初先调整,在3500-3530一带依然可逢低积极吸纳。如果下周初继续强行冲高,暂不建议继续追涨,要小心下半周出现单日急速调整——总之一句话,在年底资金面仍有一定压力前逢低可以积极低吸,但不要过份追涨!

2、从短期看,年底前后主板市场大多数时间内也许涨幅依然会相对小于两小板,尤其是宝能和万科的口水战可能也许影响市场,但进入明年中后段后,也许主板市场的三浪三主升浪会让所有的券商报告大跌眼镜、重新修改上涨目标位。所以策略上依然坚持大小票均衡配置(当然根据各人偏好一季度前依然可相对多配置小票,二季度起要逐渐增加大票比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