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疯狂开闸下市场只能无奈选择反复探底

标签:
大盘趋势分析股市周评股票 |
分类: 大势趋势分析 |
1、IPO改革后新股反而圈钱更甚!重压之下市场只能选择下跌。
本来上周看到IPO第一批排片表出来已觉得大事不妙,本周市场易跌难涨,提醒了关注2068和2030两个支撑是否有效,若2030都无力构成强支撑的话,下面就可能要考验1950附近的支撑带了。本周初市场果然在2030附近暂缓止跌了三天,但周四起再度破位下行,大有下探1950点附近的趋向。
从原因上看,上周虽然已经预感到了本周会跌,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上周看到的IPO排片表只是冰山一角,本周的排片表才是大戏上演、疯狂圈钱!——本来上周也就看到1.10日有四只新股发行,所以市场还能在2030附近抵抗一阵,但下半周当市场看到每天狂刷新的招股书,市场为之恐慌和愤怒了!——1.13有6个新股、1.14有5个、1.15有6个、1.16有7个、1.17和1.20分别有9个,1.21还有1个,这样一来,在1.8-1.21这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居然51个拿到批文的公司居然全部像过了这村没这个店般的集中赶在春节前发行上市!这是A股历史上都从没发生过的离奇事情(当初创业板设立初期,也曾第一批试过打包发行和上市,但也没有这样的在二星期内集中发行51个过,何况那时上证指数还在3000点附近)。而且新股发行价格和市盈率也并无明显降低趋向,与之对应的是老股东套现欲望非常强烈。IPO改革和市场化选择到底给市场带来了什么好处?从目前为止,非旦一点没看到,反而引发了对未来注册制的更加恐慌——审核制度下都能二周内发行51个新股,那注册制下会不会出现一个月几百家上市蜂拥上市?!在A股市场,二级市场投资者就像唐僧肉,个个妖魔鬼怪都急着争着咬一口!
所以本周主板市场的持续下跌,是刚刚经历了年末银行系统钱荒后,再度遭遇IPO圈钱浪潮,以致于原本一月份还可以期待的反攻行情再次落空,2000点大关也在下周岌岌可危。由于周末证监会已经明确了二月份基本上是新股扩容真空期(但还有这50个新股上市压力存在),三月份发审委才重新上班,那么我们可以预见的是1.21日之前,是第一批IPO导致的市场集中抛压阶段,而春节前后市场扩容压力略有减轻,有反弹的可能。但由于不知道这已发行中的50个新股(奥赛康临时暂缓发行)会以什么方式上市?估计也会是打包上市,那么上市之时可能又会对二级市场形成第二次抽资压力。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推算出1.20日前后可能是主板市场的第一次调整低点确认,而春节前后新股打包上市之时是第二次低点确认(既有可能创新低也可能不创新低,这取决于未来的市场和政策走向)。估算完调整大概结束时间后,再来测算下大致的调整结束位置,之前层说过1849-2270的0.618黄金分割位在2009点,这在成熟市场通常是个调整结束位置,但在中国股市,历史上往往大底部的回撤幅度会超过70%(比如512、998和1664,这些重要低点的最小回撤幅度都超过了71%,其中6124-1664的调整幅度达到了87%,而之前的低点1849点也是对1664-3478的89%回吐),如果历史还会重演的话,我们可以预测到就算去年10月开始的调整还仅仅针对1849-2270的话,那么其有效底部位置可能也会低于1975点(按照70%的最小回吐幅度计算),而如果按照80%或90%回吐的话,其调整位置分别在1933和1891点。上述位置都只是一个大概数字,因为中国历史上还很少有个回撤幅度精确标准,总体上都是一个大概区域(71%-89%回吐),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也不用过于去追求太精确的底部测算,我们只需要下周起关注三个重要技术位置就行了——第一个仍然是位于2009点的0.618黄金分割位,虽然这个位置很大概率下周会有效跌破,但在还没确认破位前(之前说过破位至少需要收盘价确认原则和三天以上原则)我们依然作为一个下周A股趋势强弱的参考指标吧!第二个位置是最关键的位置,就是1949点,这是去年底出现的重要底部,同时也是对1849-2270的76%回吐幅度,我个人判断很可能会成为1月份一个相对重要的底部位置。接下来第三个位置就是0.809黄金分割位,位于1933点,由于这个位置非常接近1949点,所以其实还是没有脱离1949点附近支撑范围外。所以我将1949点附近看的相对更为重要些(可作为第一次重要的抄底区域)。由于市场永远存在着极端情况,假如1950附近1月份甚至2月份都不能止跌怎么办?我的个人看法是接近1850附近时可大胆进行二次抄底,通常第一次就洞穿1849点的概率极小,所以1950附近至少会先出现一次像样反弹,之后才会再考验1849,而1849也不可能一次就跌破,至少还会出现第二次像样反弹,即便1849点在一季度就不幸被极端恐慌抛盘砸破了,也没关系,因为这很可能反而成为了3478点调整以来的最后一跌了,下一轮大牛市启动前的最后底部通常不会偏离1849点太远,最多1750附近也就基本到位了。
这里我并不是在迅速改变原先认为的2014主板无大行情的观点,而是坚持原先的一贯观点,可能2013-2015的三年内1849点附近都是熊市末期的调整极端底部位置(从战略角度,可以将1750-1950这二百点区域看作是下一轮大牛市的启动位置),但问题是在下一轮主板大牛市启动前,指数可能会反复去回踩这一底部区域。直到2015之后才可能有效的启动和脱离这一底部区域,全面展开一次新的大牛市。
2、重申一季度仍然机会大于风险,但主要机会仍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
尽管本周主板市场跌跌不休,但创业板综合指数却在本周提前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也印证了我在去年12月13周评里所作的2014十大猜想里的一条——创业板指数明年可能再创新高。另外当时列出的2014十大潜力股里也有五只(分别是数码视讯、榕基软件、太阳鸟、瑞普生物和和而泰)在这一个月里跑赢了市场(其中瑞普生物和和而泰都刷新了去年来的最高价)。
另外,在A股历史上90%左右的情况下1月份都是机会相对大于风险,通常都不是理想的卖出或者割肉机会(24年中只有3-4年的一月份是逃命机会),而绝大多数情况下1月份都是一季度的黄金买点,宜买不宜卖——因为多数年份春节前后都有一波红包行情。今年一月份之所以主板市场走势会如此之差,是因为刚刚经历完每年底的钱荒,又遭到了史无前例的IPO大扩容所致,所以是突发性人为政策性利空所致(其实本来1月IPO开闸是大家预期中的,风险可控的,但二星期内就直接发行51个新股是市场心理面和资金面都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但这通常还是不会改变一季度是全年较好低吸机会的大方向(今年一月份的的最高点2113点肯定不会是一季度或上半年的最高点,只不过是行情启动的方式改变了——原先可以依靠2068附近的支撑直接反攻,而现在的IPO扩容重压下只能先继续探底然后再发动!
另外,除了主板市场里多数行业受到经济转型压制成长空间外,市场扩容压力(包括再融资)、大小非减持压力和新增资金流入所显著不对称也导致尽管低价大盘股里也有一些超跌严重或者价值低估的品种,但市场实在没有资金去整体性发动大盘股行情,所以虽然一季度在探明上半年的底部会有一轮整体性的市场反弹行情,但绝大多数大盘股的反弹性质还是脉冲性的反弹,难以形成趋势性大机会。而中小板和创业板虽然也会受到IPO大扩容的负面冲击,但就目前而言,这种冲击还不至于对这两个市场形成致命的打击——原因很简单,由于引入了老股配售机制,本次IPO多数企业已难有超募资金,未来并购、现金流、资本公积金等方面很难超过之前已上市的那些超募公司。而上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也导致后来的很多公司一蟹不如一蟹,和之前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公司相比,新发的多数公司质地也未必能超越之前的。何况多数公司发行价也并不便宜,且利润增幅也有减缓趋势。所以除了少数稀缺性公司外,还是老新股更经受住了发行后的信息披露、公司发展趋势、老股东套现等考验。因此从投资角度看,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新股多数是游资和短线炒作资金的出击目标,所以多数往往在短炒蜜月期后呈现一路下跌走势)。
对后市来说,可能有两类股票更可能在一季度有较好表现,第一种是去年四季度开始调整非常充分,但最近一二周开始已经拒绝跟随市场破位创新低的,也就是提前于大盘见底的品种。第二种是本周下半周刚刚开始筹码松动大幅补跌的品种,有很多可能下跌仅属于主力洗盘行为。
二、综合结论:
1、由于受到IPO疯狂开闸抽资影响,未来一二周内上证指数如果不能迅速放量回升的话,可能还会进一步去考验1950点附近的支撑。而从策略上来说,可以将1850-1950这一区间视为一季度的理想低吸位置(就算1849瞬间跌破也无需恐慌,越跌越买就是了)。从时间上看,重点关注1.20日前后或者春节长假前后,这两个时间段都容易产生行情逆转(1.21是第一批新股发售完毕时,春节前后则是第一批新股上市时段)。
2、上证指数未来一旦触及1950点附近后大部分股票在一季度都会有超跌反弹机会,但绝大多数市场领涨股或能够率先创新高的依然会是创业板中小板品种,所以其中突然补跌的强势股或者去年来没充分涨透的品种仍是一季度的主要配置或伏击对象。而大多数大盘股只是大资金在超跌后的套利对象而已,难有大幅跑赢指数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