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是IPO急吼吼开闸惹的祸

(2014-01-05 11:13:14)
标签:

大盘趋势分析

股市周评

股票

分类: 大势趋势分析

 

 、本周主要观点:

1、新股密集发行再次打趴A股主板市场。

本周只有四个交易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是元旦前的两个交易日,走势尚在合理之中(本来12.30日银行抢钱阶段基本结束,市场缺资金压力锐减,但12.31日突然发布新股招股书,迫使股指低开但多头尚有反击力量,因此12.31低开高走结束全年交易)。但元旦过后继续连跌两日,除了美国股市大跌所拖累外,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新股发行的急吼吼!——本来新年新股开闸也还算正常,毕竟已经暂停了一年多了,融资方心急火燎,但目前A股不是牛市,而是仍处在熊市后期或末期中。大牛市是不怕正常的新股融资的(如果像美国这样牛5IPO算点啥),但A股还在熊市中,任何不合理的圈钱行为都会导致大盘地震。就如本周,本来年底最后一天就急着公布第一批5个新股发行也就算了,元旦后变本加厉再加10个新股,导致了从1.8开始(下周三)到1.15连续密集发行15个新股(后面还拖了个巨无霸陕煤股份的获准发行),大盘不跌才怪!——本来这次新股发行改革就根本不合理,市值配售市值可重复利用,但资金申购三天内是不能重复的(原先满仓的人必须大额减仓才能认购新股,原先空仓的本来就不看好大盘,还会为了点新股收益去冒二级市场重仓持股风险?),这样一来1.8开始的连环申购新股,对市场的资金压力是非常大的,A股刚刚脱离年底缺资金魔咒,立刻又陷入IPO圈钱魔咒,且大部分上海主板蓝筹股市值根本和深圳新股配售无关,那谁还要那一大堆破蓝筹股干嘛,还不如先放空期指然后砸盘套利——本周主板市场的大盘股集体砸盘就是如此诱发的!

反观创业板综合指数,周五最高已到1288点,距离去年最高点1292只有4点了,就算短线还有震荡,但创新高基本已没啥悬念了。再一次证明了我去年的预测,创业板指数今年还会再创新高!再看看上海市场周五成交723.7亿,深圳主板+中小板成交1118.8亿元,创业板成交334.8亿元,深圳市场的成交量已经达到了上海主板的1倍了,深强沪弱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又是本次新股发行规则沪深市值配售不能共享惹的祸!

本周上交所又有了新话题——2013年,沪指累计下跌6.75%。上交所表示,尽管市场服务和监管工作并不适合以促进指数上涨为目标,市场表现也反映了经济结构、上市公司结构和投资偏好等多方面深层次体制机制因素,但面对这样的局面,上交所全员仍感觉如芒在背,必须深刻反思:在上海市场的投资活动中,投资者是否感受到了公平和正义?上海市场的投资环境,是否足够友好、便利和安全?上海市场是否充分适应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节奏,匹配了投资者的需求和诉求?这种反思说实在就是空洞的表现,A股主板市场熊冠全球完全就是政策失调所致——老说在股市中投资者利益高于一切,但实际上政策总是羞羞答答甚至明目张胆的倾向于融资方。

2、一季度仍然机会大于风险,但主要机会仍在中小市值股票!

尽管本周上证指数最低又到了2075点,而下周开始新股发行压力逼近,但从纯技术角度看,市场短期下跌空间依然不大——除了2068点是第一短线支撑外,强支撑在2030点附近。就算最坏打算2030也撑不住的话,1950附近也足以有效止跌(这里指的一季度有效跌破1950点的概率较小,但不能排除三四季度跌破的可能性)。因此下周重点就关注20682030的两个支撑是否有效,尤其是2068如果下周继续不破能够第三次起到支撑作用的话,短线构筑三重底后反弹力度会更大。另外,今年股市还会延续去年所形成的格局——创业板指数最强一马当先,中小板指数紧随其后,主板指数总体上就是仅有一二次脉冲行情的鸡肋效应、垃圾时间,就算短暂大涨也是出逃机会!

另外,每年初的领涨板块基本上就指明了上半年或全年的热点方向,从本周尽管上证指数走势疲弱、期指做空积极但每天仍有不少股票涨停的现象看,很明显的活跃资金仍在围剿中小盘股,而活跃股的板块基本上也符合完全的预期,最近已经说的够多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二、综合结论:

1、今年的总体格局大致和去年相同,每次大震荡后创业板指数都会越走越高,中小板指数也会紧随其后,而主板指数是每次大震荡的牺牲者,尽管每年的一季度主板市场也会出现较好行情,但仅仅是大资金获利需求所致的吃饭行情而已,等到菜尽宴散时又是一地鸡毛。

2、下周主要关注新股发行期间的市场资金供给状况和未来新股打包上市对市场活跃资金的分流效应。正常来说,上证指数会在20682030附近再次止跌反弹,而创业板和中小板在震荡后仍会继续不断走高(因为尽管新股上市会分流一定的炒作资金,但说实在的,除了极少数目前市场中的稀缺股外,多数新上市的公司质地还不如此前已上市的,所以与其盲目炒新成为新圈钱方的牺牲品,还不如踏踏实实继续在已经上市了二三年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管理层作风了解比较透彻也没大涨过的老股中继续淘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