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写过该公司的文章了。种种迹象表明,从今年开始,公司已经逐渐进入到盈利收获期。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6%,净利润仅增长3.7%。而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101%,净利润增长48%。公司对此的说明是2012年第三季度,公司所处的数字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管理领域市场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订单饱满,连续获得多个大型软件项目,其中四川简阳、湖北荆门、大冶、黄石、陕西咸阳、河南濮阳、平顶山等地的项目订单金额均超过500万元。也就是说今年的业绩增长是靠500万以上的订单支撑的。
但进入10月份后,公司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截止昨晚的公告,公司一个月内已经连续斩获三个超过2000万元的大订单:1、2012年10月10日公告,公司中标天津滨海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项目,中标总金额为人民币2396万元,占公司2011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19.79%,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平台、地理数据三大部分。项目的履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并标志着公司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2012年10月31日公告,公司拟中标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总金额为2958.57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应用软件开发和实施(1902.24万元)、数据建设(1056.33万)两大部分。本次项目中标金额占公司2011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24.44%,中标项目的履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2012年11月2日公告,公司拟中标长春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数字化城市一期工程,总金额2010.86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及数字化市政管理系统。项目中标金额占公司2011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16.61%,也是公司承接的首个大型城市管理与市政管理融合建设项目。中标项目的履行标志着公司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经顺利延伸到城市管理的更深层领域,将为公司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
仅仅这三个大合同,总金额已经达到了7365.43万元,占11年总收入的60.8%。这就为2013年的业绩增长提前打下了基础。而且这可能仅仅只是个开始,因为10月至今的这三个大合同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标志着中国数字化城市的一轮大发展已经正式拉开序幕,而这同时也是数字政通趁机做大做强的最佳机会的来临,因为公司的强项就是在于同行业几乎找不到强力的竞争对手(公司不仅是行业标准制订人。而且在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而且中国的数字城市化建设牵涉到国家安全问题,也不可能有外资涉足其中。中国目前为什么要大搞北斗卫星?就是因为之前的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人搞的,存在着技术垄断和安全问题。今年起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重要发展目标,18大之后也只可能大力发展而不可能退步,且公司接单都是各地政府部门,坏账损失可能性极小。由于目前天津、洛阳和长春三个城市就取得了7000多万订单,而中国还有许多城市可能会大力发展数字化建设,这个市场的潜力可能大大超过目前任何卖方机构。目前的各券商预测报告,基本上是根据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上浮一点增长所测算的(2012年1月,公司拟向33名激励对象等授予200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2.38%,首期行权价格为23.70元,首期授予日为2012年1月9日,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5年,本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自本期激励计划授予日起满24个月后,激励对象应在未来36个月内分三期行权。授予条件:2012-2014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相比2010年度净利润的增长率均分别不低于44%、72%、107%;2012-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6.0%、6.5%、7.0%。)由于2010年公司净利润是5005.31万元,由此推算公司2012、2013和2014的经营目标是7207.65万元、8609.13万元和10360.99万元,目前公司总股本是8400万股,折算成每股收益分别为2012年0.858元、2013年1.025元、2014年1.233元。公司最新价格26.88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1.3倍、26.22倍和21.8倍。
目前各大券商普遍预期都是根据上述股权激励目标来预测的,而其中最乐观的是申银万国,12-14年盈利预测数分别为0.93、1.29和1.49元,高于公司股权激励目标的20%。
现在的问题是,据银河证券介绍,截至今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智慧城市
”的详细规划,二级城市中有80%以上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管作为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非常迫切的需求,市场已经进入加速跑道。按照2015年数字城管项目在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的渗透率分别是90%
、30%、10%来测算,未来5年数字城管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以上。而数字政通参与国家数字城管标准的制定,公司在领域内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未来市场份额将维持在50%左右。按照这个水平的话,也就是说数字政通在未来五年中可能瓜分的份额,那就是起码50亿以上的营业收入!而2011年公司的总收入只有1.21亿,存在着40多倍的想象空间。而按照20%左右的净利润率(净利润和主营收入的比率)折算,50亿收入所带来的净利润可能接近10亿左右,公司目前总股本才0.84亿股,折合净利润接近每股12元!当然这50亿收入和10亿净利润肯定是要分摊在五年内的,那也够厉害了,平均年每股收益可以达到2元左右了。而目前公司的总市值才22.68亿元,股价就算翻一倍都不足50亿市值。
从公司的财务状况看,截止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9.1215亿,其中总负债仅0.102亿,资产负债率仅1.12%。9.1215亿总资产中货币资金就有6.45亿。占据了总资产的70%比重。尽管应收账款也每季度增加,三季度达到了1.12亿,但这一方面和业务量逐渐加大有关,另一方面和公司的结算周期有关。由于公司的客户主要都是各地市级政府部门,形成坏账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且公司向来主要的利润结算高峰都集中在每年的第四季度(
每年第四季度的单季利润占全年的70%以上)。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公司从复权后的50.33一路跌倒16.01元,上市初期高位买入的基金都基本上没有止损出局,这是创业板股票中很罕见的(多数股票在一路暴跌后基金都割肉出逃了),股东人数长期稳定在5000户左右,从三季度看,十大股东中除了肖家铨是公司高管外,其余9个都是基金或者券商集合理财,合计持股达到了1151.03万股,占总股本的13.7%,流通股的36%。
我估计如果公司只要再公布几个大订单的话,将会吸引更多还没进去的机构杀入的,毕竟数字城市化建设领域就这么一个可投资的标的。其他什么四维图新、超图软件根本不能和数字政通比的,最关键的就是这点——数字政通是有护城河的,没有其他国内外公司可以去和他竞争——数字城市化建设都是和地方政府打交道的,除了技术、势力还要背景,而看看国内所有的标志性城市化建设都是数字政通搞的——比如继数字政通在北京东城区搞的首个网格化管理后,又与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联合申报的《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示范》项目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2012
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实施方案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2]2083
号)批复。复函指出:“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
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应用,支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的应用需求,带动卫星及应用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原则同意《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示范》项目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
《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示范》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012-2013
年,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制造商,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为示范用户,
国家拟补助资金2100
万元,由两家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目,补助资金由国家财政部按有关规定审核后下达。《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移动测量系统:(1)获取高精度点云数据和实景影像数据;(2)卫星影像、城市三维模型、实景影像一体化管理和实景影像动态更新技术;2、网格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1)实现综合化、主动化和智慧化;(2)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目标辨识和变化分析技术。此次公司自主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为公司进一步提升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研发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示范项目在全国市场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智慧化城市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无论是周克华的疯狂作案,还是今年北京的大雨被淹,都是说明城市化建设存在着许多漏洞,仅靠安装无数个摄像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智能化应用才是重点,数字化建设正是涉及这些方面,依靠数字政通首创的城管系统软件,开辟了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领域,该系统是基于城市电子政务专网和无线通讯网等平台,运用空间网格、地理编码等技术手段,以数字城市技术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业务为依托建设而成的综合信息系统。比如昨晚公告的长春市项目里面提高本项目将整合各种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东北核心区的数字化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并根据公安、城管、市政等部门综合要求,建设一套完整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本项目还将采用先进的物探手段,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帮助客户实现市政地下综合管线的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和数字
化管理。里面涉及了完整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物探手段和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我个人认为这是比海康威视、洪涛股份、东方园林、碧水源等等更稳健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因为存在着行业垄断性,而海康威视、东方园林、洪涛股份这些股票已经牛了好多年了,而总市值也高的一塌糊涂了(海康威视总市值618亿,洪涛74.98亿、东方园林164亿,碧水源212亿——而数字政通的总市值目前仅仅才22.8亿啊!)。只要再进去一些大机构就会把它的流通筹码全瓜分掉了,所以属于一个稀有的投资标的(有发展前景、有护城河、有相对垄断)。
从技术上来看,该股目前正在构筑一个周线月线级别的大型头肩底(左肩是11年8月的28.18元,头部是今年1月初的16.01元,右肩目前在27.88元,一旦向上有效突破中线目标价格至少是40.35元)。如果后市还存在一次因为大盘系统性风险导致该股回踩20-22区间的话,将是最后一次绝好的中长线买入位置。建议可继续予以中长期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