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关注着理邦仪器,因为其相对走势要比创业板指数略强,而且基本面信息也变化较大(比如和深圳迈瑞的官司、拟合作投资免疫快速体外诊断系统、2012年4月与美国Cooper
Surgical,
Inc.签约正式成为其高频LEEP电刀系统和周边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全国独家总代理。今年一季度以及半年度的利润也不再继续下滑等等),同时最近大宗交易也开始频繁起来。


通常来说,频繁的大宗交易会抑制股价的上涨,并可能导致下跌,昨晚看到出来一笔364万股的大宗交易,就知道今天肯定开盘会跌了,的确今天收盘也大跌了5%,但仔细观察盘口和分析盘后数据却觉得还是有点意思,因为得出的结论是——今天的大跌和昨天的大宗交易筹码抛售无关。因为首先今天全天的成交量只有172万股,昨天大宗交易的数量是364万股,根本没可能一次性出完。其次,从盘后资金流向数据分析,昨天的大宗交易也不可能今天在卖出,因为今天全天的大户资金是净流入41万元(参见上图右上角的今天资金流向图),就算今天是大宗交易再卖,那也只能是卖给了其他大户而不是卖给了散户。再结合7.26开始的这4笔大宗交易,其总数量520万股,价格区间20.9-21.75,更加确定这个区间就是该股的主力成本区域和短中线强支撑区域了(因为从上图看该股从年初以来主力资金线一直是缓慢往上走的),所以可以认为今天该股的大跌就是受到了创业板指数大跌和借助昨晚那笔巨额大宗交易对市场的心理压力所作的压价洗盘(从盘中看22.3以下的压盘经常被几笔大单扫清的)。
至于理邦仪器和深圳迈瑞的官司,我个人理解有点类似苹果的三星的关系,苹果虽然很牛B,但三星照样瓜分了其不少市场份额,江湖中没有永远的老大,做老大不进则退很累的~
虽然表面上看迈瑞是行业第一,但理邦仪器的潜力也不容小看(09年公司产科系列产品占有21.9%的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心电系列产品位居国内品牌市场份额第一、出口市场份额第一,监护系列产品占出口市场份额第三),况且迈瑞也难有苹果那样牛B(苹果可以向三星索赔50亿美元),迈瑞能赢几个还是未知数呢(索赔1亿至今才赢100万元),而理邦仪器就一个反控诉就索赔5000万元,还打掉迈瑞控诉的8项专利24个产品中的4项专利。
而且迈瑞在A没有上市,在美国上司的迈瑞昨天收盘34.83美元(相当于221元人民币),而A股中就理邦仪器独家妇科和心电仪器公司,价格还只有美国迈瑞的十分之一。只要理邦仪器能在同行业中再瓜分一点份额,那么其市值增长空间是难以想象的(目前总股本才1亿股,就21.47亿的总市值,股价翻一倍总市值也不到50亿,翻三倍还不到100亿)。
何况借助上市,公司取得了大量的超募资金,可以充分寻找好的项目进行购并。而目前合资参股搞体外诊断和取得高频LEEP电刀系统和周边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全国独家总代理可能就是未来业绩增长的几个看点部分——2012年8月16日公告,公司拟出资1500万元(占30%)、控股子公司Edan
Diagnostics出资500万元、石西增以知识产权3000万元合作设公司。石西增拥有免疫快速体外诊断系统相关技术,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产品可用于急性心脏病检测、急性传染病检测及恶性肿瘤检测。目前相关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已形成样机并正在开展临床认证。通过合作公司可在短时间内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提升技术实力,丰富产品种类。
2012年4月,公司与美国Cooper Surgical,
Inc.签约,正式成为其高频LEEP电刀系统和周边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全国独家总代理。美国Cooper
Surgical,Inc.是专注于妇女健康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作为现代LEEP术和高频LEEP电刀的发明者,它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此次与Cooper
Surgical,Inc.的战略合作,增加了公司妇产科领域的产品线品种。同时与公司近期推出的阴道镜产品相互搭配,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效率及在妇产科领域的市场地位。
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2012年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以自有资金1,400万元收购联合实验70%的股权,其中以1,357.60万元收购深圳市原动力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持有的联合实验67.88%的股权,以42.40万元收购高鑫淼持有的联合实验2.12%的股权;同时对联合实验增资1,600万元,其中400万元计入联合实验注册资本。前述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联合实验83.33%的股权,成为联合实验的控股股东。联合实验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及配套耗材。目前,联合实验股权过户手续及增资手续已完成,并办理了名称变更登记手续,联合实验现更名为深圳理邦实验生物电子有限公司。由于体外诊断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相应技术,提升技术实力;同时本次收购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将与公司POCT产品形成有效互补,有利于完善产品线,提高市场效率。
至于公司详细的基本面分析,昨晚偶然看到资深网友小小辛巴的博客里有详细的基本面系列分析——参考链接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21925910_10_1.html
,已经分析的很详细和生动了,可以节省大家大量研究时间了,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