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求关系逆转前难有大级别的上升行情!

(2012-07-21 12:08:25)
标签:

大盘趋势分析

股市周评

股票

自从627日创下452亿的今年阶段性地量之后,上海股市的成交量就一直保持在500亿以上,间或还出现了几次反弹放量现象,这就说明在2150点附近有资金开始试探性的入市了。指数也开始走抵抗型、消耗性的下跌走势了——每次中阴线之后指数都拒绝再大跌,每次创新低后也很快被拉起来。上证指数日线图上MACD也在下半周由绿转红,并且连续两天收上了5天均线。

但这一切都只是提示短期内市场似乎有反弹的欲望和动力,多头能量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压制后也有一个阶段性释放和反抗过程,但要启动更大级别的上升行情似乎还不到时候或者说火候未到。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反转行情或者牛市行情?通常来说,反转行情至少是各大主要指数(不是行业指数,而是综合样本股指数)都基本上同步见底、有利空的股票反而低开高走、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股票拒绝下跌甚至创新低了,而且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必定是逆转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总体资金流入大于流出,新入市资金对拥有筹码的渴望也远远超过让资金闲置在股票账户里)。

但目前在A股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深圳成指星期五再创阶段新低、弱势股依然在创新低(比如苏宁电器、南玻A、潍柴动力、海信电器、杭氧股份等)、强势股刚开始补跌(比如百润股份、申科股份、老白干酒、维维股份、凯乐科技等),基本面一旦出现新利空的股票也继续暴跌而不是对利空麻木。从这些角度看,至少从指数点位上来说,21322138还没完全经受市场考验而成为有效的绝对底部位置。

我年初以来一直强调的2300点以下是中长期底部的观点是出于相对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是一个底部区域的范围,但从绝对角度看,目前真的还很难说那个位置会成为第四波牛市的真正最低点或者启动位置。尤其是上周末我对自己观点也作出了一定的修正:鉴于目前中国股市供求关系极度失衡的现状,在股市政策还没作出顺应民意的重大改革(不仅仅是对新股发行的愤怒,还有对于再融资过于随便的愤怒)前,必须降低对上升或者反弹行情的目标预期,也就是说,即便2150附近依然是有效的中长期底部位置,但从短中期角度看,也不会产生出什么非常像样的气势磅礴的上升行情来,能有的也只是阶段性的脉冲或者个股行情。

因为脱离了供求关系的政策或者市场预期,往往都取得不了很好的效果。就拿楼市来说吧,为什么中国的房价就那么难调控,就是短时间内难以在供求关系上真正拿出有效的调控措施。什么限购、控制贷款都只是暂时抑制了部分买房资金,但从本质上根本没有改变有房者(如果股市持有筹码者)对楼市的上涨预期,因为市中心就那么点楼盘,开发商也宁可惜售也拒绝再下降房价,各地政府还一直蠢蠢欲动变相救市。最近商业地产在全面涨价,上海中环以内的各个二手房交易也全面涨价跳价,有些地区二手房甚至再度接近了历史最高价,卖房者的心态好的不得了,一再跳价,而刚部分需再度急了追涨。这就是供求关系的结果(楼市10年牛市造就了90%以上的买房者是赚钱的,有房者低位惜售高位钓鱼)。

再看中国股市,不仅大小非源源不断的抛售、大量的新股源源不断的发行、总流通股市值不断提高、长期熊长牛短的心理阴影也造成筹码锁定性极差,连大部分基金都在干遇到涨停股就出逃的短线交易,你还能指望广大中小投资者比他们还成熟?历史上那一轮大牛市不是政策引导或者市场本身存在着供求关系的根本变化出来的?而当今的市场呢?根本看不到这种供求关系逆转的迹象,新股照样每周发,那些资管、基金依然在高价参与新股询价(动不动就亏损上百万股,反正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你不要参与新股询价不就发不出来了吗),但中国市场的利益链决定了靠单纯的市场化是无效的(因为公募基金或者一些法人机构损失的钱都是市场投资者的钱或者国有资金),如果是在香港或者美国市场,私有化资金的机构会响应这种弱势中新股发行成功还是几乎100%的傻事吗?

因此,在目前的股市政策和供求关系状态下,要指望短时间内要出现大级别像样的上升行情是种奢望。降低预期是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因为估值低了可以更低,只有绝大多数产业资本都觉得忍无可忍,不舍得贱卖反而全面增持回购了,那才叫估值极限。什么时候还在大量排队上市的公司都觉得那么低的发行价还不如不上市了,那才叫估值极限。什么时候股市政策真正倾向于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而不是融资方利益了,什么时候有钱人觉得买股票的必要性比买房子还要迫切时,才会有第四轮大牛市的爆发,但从现在开始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有多长,这中间广大股市投资者还会承受多大代价、多长时间的折磨,真还难以预料。在牛市冲锋号吹响前,只能继续保持谨慎,走一步看一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