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周评里已经提到过在中国证券始终在管理层心目中得不到重要地位的背景下,也不得不要提前做出大C浪可能存在、指数依然具有较大下跌空间的最坏打算。本周一又再度强调弱反弹看2750附近,较强反弹在2780-2830之间,要形成反转必须重新收复2850点。
结果本周的选择是连弱势反弹的目标2750都没有触及(最高点2735点),而后星期四开始再度向下破位。技术上的形态已经是相当的难看了。
诚然,多数的反转就是出现在当大家绝望时、当技术面很难看时,但至少目前并不能得出反转在即的乐观结论。因为历史上的反转是必须得到政策面、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共振产生的,只要其中一点基础不牢,就无法反转。因此在历史上经常出现政策已经出现重大利好,但指数依然滞后见底或者政策出现重大利空但由于资金充裕,依然能够滞后见顶的前例。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共振点能否形成:时间上6124—1664调整了12个月,1664—3478涨了10个月,3478—2319调整了11个月,2319至今11个月。很显然,前面的涨跌周期都基本符合了11个月左右的单边周期,但2319至今虽然时间上也是11个月,但形态上并不符合之前的单边行情,因为2319至今指数是上涨后下跌的,并不是一个调整低点的周期。因此时间上并不一定支持目前就是又一个中期底部的结论,甚至可能从周期上推算3067之后再调整10个月的可能。
从基本面看,虽然目前的估值水平和998和1664、2319都是类似的,但有一点存在着严重的差异,那就是无论998还是1664,见底前都是几乎所有的板块都处于调整低点的,也就是基本上市场上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抗跌板块了,这是市场信心彻底崩溃的典型标志。而目前显然不是,还有好多股票处在中长期高位甚至历史最高点附近,这和2319的特征有点类似。因此目前只能说指数可能处于和2319的相似调整级别,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转点基础。因为很多个股还是存在着补跌空间,可能成为新的杀跌动力。另外,说实在的,如果把银行、保险、石油、机械、化工等高盈利行业去除,那么主板市场的市盈率其实还是很高的,因为很高微利股、亏损股还是天价的市盈率水平。
政策面就不用多说了,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对股市的政策,都没有明显支持股市上涨的利好因素存在。
因此综合结论就是目前的市场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反转基础(除了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进入超跌期外,其他绝大部分股价并没到跌无可跌地步,股市政策更无任何重大利好),除非经济面和政策面先出现重大转变,才可能导致技术面的随后响应(因为在中国股市历史上,要么指数先跌得面目全非才逼得国家出重大利好引发强力反转,要么就是先出重大利好但依然没能迅速扭转熊市惯性,先强力反弹再创出新低后才真正见底。比如325点、998点和1664点)。
从纯技术角度看,短期内市场依然可能在2580—2750之间反复拉锯一段时间,在确认2580具有强力支撑前并不值得大胆抄底,因为一旦2580失守指数还会快速而直接的去考验2319。因此,若要大举做多的两个起码条件是:要么指数放量升破2754点,要么快速暴跌到2319附近。这中间的指数地带性质上都属于鸡肋行情。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同为512后的大行情,第一段大行情512-1756领涨的是长虹发展为代表的绩优股,而第二段大行情1043—2245则换成了科技股领涨。998之后的行情也分为两段:第一段是998—4335,领涨的都是低价股题材股行情,而第二段3404—6124则换成了蓝筹股行情。由此可见,未来的领涨板块很可能不是1664—3167(因为3478时中小板指数和深圳综合指数并没见顶,真正的共振大顶是3167那段下跌)中的领涨板块,因此未来还是千万不能买入这两年已经累计涨幅巨大的股票,哪怕传闻中的题材有多好。未来更多的还是要关注近二年没怎么好好表现过的,或者是今年来严重超跌的品种。近期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率先放量大幅反弹的海普瑞、汉王科技、金通灵、天业通联、华平股份、天立环保等都属于前期大幅下跌的品种,因此随着后市指数的每一次消耗性下跌,都会有一些超跌新股提前启动,直至最终形成板块领涨合力。因此对于前瞻性的股票池设立标准,必须至少符合上述的两个条件之一:一是09年以来没有被过度炒作过(最好累计涨幅小于3-5倍以上,涨幅8-10倍以上属于高危品种),二是今年以来跌幅接近50%左右但基本面并没重大利空的中小盘成长型新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