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网瘾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2011-11-27 10:26: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理世界

教育-心灵茶坊:由于教育的急功近利,学习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偏多,他们本身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其中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又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习成绩的下滑,亲情的远去,归属感的的缺失,不断滋生厌学情绪,使得他们只有在网络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己的一些“优点”,获得一些“成就感”。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夜间外出上网玩游戏的不少,有的还已经成瘾,不仅影响学业,还严重威胁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个别学生翻越院墙外出甚至发生了交通事故。悲剧的接连发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阅读本文,对我们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或许有不小的帮助。

http://s13/middle/80b33186gb2ae2b773f4c&690

对于现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从而引发的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狂、色情癖等等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但是,我们要采取怎样的措施,还必须针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学生网瘾的成因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玩是它们的天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从游戏中开始。因此如何评价学生爱玩游戏,不能单以简单的肯定和否定,美国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把这种新的心理障碍命名为网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经调查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网络游戏的角度来分析。
  1、游戏对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网络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

 2、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对孩子来讲,学习在成长过程中占大部分时间,所以,最为常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和学习的环境上出现了问题。这些孩子的学习一般是不好的,甚至是很差的,很难从学习中获得些许的成功和快乐。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成绩本来不错,因为某些原因,成绩突然出现滑坡,孩子一时难以改变这种状态,变得惊慌失措,也会逃避现实,陷入虚拟世界以求忘却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平衡。其次,就是孩子的生活出现问题。有些孩子缺少同伴朋友,总是独来独往,看似学习认真一切正常,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却感到孤独寂寞,无聊焦虑,甚至有深深的无助感,如果大人只盯着他们的学习来观察,一般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这类孩子会因为长时间地与同龄人缺少交流沟通,不知不觉地就走入了虚拟世界来排遣现实的孤独感。
    (三)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分析。
  教师和家长总是用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孩子,除了学习,孩子的其他方面的需求是次要的,可以视而不见的。对学习好的,他们就会大加赞赏,特别看重和亲近孩子;对学习差的,就会时常挑剔斥责。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有问题的孩子除了时时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外,很难能从中得到收获,这就使孩子在学习上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应该为之积极进取的目标,他们难免由原先的有所期待渐渐地步入了失落、失望、麻木的泥潭,最终对学校、班级、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一说到上课学习就会变得懒惰、散漫、心不在焉——而此时,如果教师和家长还是只会一味地批评指责,大都会形成越批越差,越差越批的恶性循环,孩子除了痛苦、焦虑、忧郁,就只会本能地逃避学习,去找个虚拟世界来麻醉自己,因为那里有他的自由、自主、自娱自乐,以及期待中的成就与荣誉、关注与爱心等等。


   
 戒除网瘾的心理疗法
  (一)加强心理疏导,创造学生人际沟通的条件。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防止游戏成瘾的产生,避免迷上网络游戏。为此,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气氛。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接触、交往,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学校除了开展好正常的各项活动、工作外,还应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正确对待不良网络的诱惑,培养学生心理自主性与主体发展性,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并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二)激发主观意识,促进自主戒瘾
  1、从主观上克制上网的冲动要与有成瘾行为的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意图或动机,通过自我的努力来戒除网瘾。可以让网络成瘾者将上网的好处和坏处分别列在一张对称的纸上,按程度轻重排好顺序,每天做思想斗争10-20次,每次3-5分钟,尤其是在瘾发时;也可以将好处和坏处分别贴在显眼的地方,也可以网络成瘾者想象自己上网成瘾后的种种极端后果,还可以让网络成瘾者在有了想上网的念头时反复自我暗示。
  2、从行为上坚定戒瘾的毅力
  首先是自我奖励、自我惩罚,即视当天的进展情况而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或惩罚,但应注意其使用的内容应最好与上网无关。其次是放松训练法。为应对戒网中瘾发时出现的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等不良情绪,采用肌肉放松法、想像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以稳定情绪,振作精神。再次是想象满灌法,想象自己上网成痛后的种种极端后果。最后是行为契约法。成瘾者与家长共同商定戒网的行为契约,成瘾者签定契约并成为契约的遵守者,家长则担任契约的执行者。
   
(三)家校联动,共建戒瘾网家长要适时监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网或去网吧的质、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综合判断能力较弱,父母要适时提醒,适当督促孩子上网有度。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   原老师

                        电话:010-82623416  82623417

                        网址:http//www.pkuboss.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