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学反思
(2020-12-09 20:14: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学反思
范宇萍
口语交际一直以“听”“说”能力的发展为纽带,构建了螺旋上升的训练体系。本次口语交际“听”和“说”两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听”要注意用心听,别人讲故事时,要先辨别他讲的是哪幅图,并把注意力集中到相应的图画上,提高听的质量;“说”要按照顺序,讲清图意,表达清晰,语句连贯,声音响亮,并在此基础上注意讲故事的生动性和幽默性。
一.教学效果:
这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一次看图讲故事,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却没有回来,妈妈只得让儿子再去叫爸爸。漫画共有6格,最后一格留白,图意不言而喻——爸爸也被书的内容迷住了,读者看后不由得为童心未泯的爸爸忍俊不禁。6格漫画内容依次如下:第一格,要开饭了却不见儿子,妈妈让爸爸去叫儿子;第二格,爸爸来到儿子房间,见儿子正在读书,于是叫儿子去吃饭;第三格,儿子离开房间,爸爸被书吸引;第四格,儿子和妈妈准备开饭,却不见爸爸回来;第五格,妈妈又让儿子去请爸爸来吃饭。前5格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描述图意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为画面配上对话,使故事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格画面留白,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可以此为话题展开交流,让学生想象“爸爸可能去了哪里?”这一格也是故事的兴趣点,讨论后教师揭晓,可出示原图,再让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孩子们的表演欲望是很强的,最后我安排了演一演的环节,让他们真正感受当小演员的乐趣。
二、成功之处:
1.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爸爸去了哪里。
2.通过合作表演,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3.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看图讲故事——续编故事——演故事的顺序,很好的完成了交际任务。
4.其中讲故事、编故事环节设计较为精细。按照图片讲,再续编故事,以提问的方式,讲故事讲扎实。为后面的学生讲故事,演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完整,故事讲述不生动,说明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这类学生是重点提升对象。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讲故事与演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