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轶婷《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0-05-15 17:39:32)

      《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郭家堡小学  梁轶婷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正确认读和识记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真等四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出示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单元主题。

2、         游戏导入:看美食,猜节日 引出端午节吃粽子,进入课文的学习。

3、         齐读课题,讲解课题中的生字,“端”“粽”,结构、偏旁、偏旁表意、组词、记法,“午”重点讲关键笔画的写法

二、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借助前置学习汇报单,乐学小组发视频音频,四步法(一读、二圈、三标、四问)交流预习成果,带领大家朗读课文,集中识字。学生老师补充

1、         乐学小组逐段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读书姿势。

2、         出示词语,学生朗读,生1讲解(音频)难读生字,去掉拼音再读。

3、         识记生字,三生视频展示识记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编顺口溜),其它学生发语音补充。

4、         2展示标记的自然段序号,提醒大家标对。

5、         音频出示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       朗读课文,读好长句,随文识字

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吧!

1、         指名连麦朗读第一自然段

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引出“节”字的学习,讲解结构、组词理解字义。

2、         说段意引出“总”字的意思:一直,联系上下文是说“外婆习惯于这样做”体会外婆对家人的爱。

3、         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外婆包的粽子吧!导入第二自然段。

(1)    粽子使用箬竹叶包的,引出箬竹叶,出图理解音形意结合。

(2)    出示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和粽子图片

 师:按包粽子的由外到内的顺序讲解:外面的箬竹叶是青青的,包着里面白白的糯米,白白的糯米中间是一颗红红的枣。

(3)    讲解叠词的用法和好处:一个字出现了两次就是重复了、叠加了,叫叠词,让颜色更加鲜艳明亮了。

(4)    教学生用词语连读的方法读好这三个形容词短语

(5)    在读好形容词短语的基础上借助停顿符号读好长句子。连麦:读词语,读句子,做词语搭配练习

(6)    引导学生理解“裹着”“掀开”“剥开”点明理解方法,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后两句写了粽子的香味和味道。

(7)    学习第三自然段:字理识字“米”“肉”“豆”,借助停顿符号读好长句。连麦指导朗读,感受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多的特点,和外婆的热心。

(8)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段意

四、检测导结

出示课文内容填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五、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节”“真”“午”

1)、抓住这三个字的关键笔画“长横”指导书写,回顾观察方法: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进行讲解。

2)、出示示范写字视频,学生观摩,描红书写

六、作业布置::出示并鼓励学生借助查找资料三方法了解端午节其它风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